技术概述
技术基本情况
湖北省是淡水养殖面积和产量全国第一大省,小龙虾养殖面积和产量全国第一,鳜鱼养殖面积和产量全国第二。
小龙虾产业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目前进入产业调整期。鳜鱼养殖在模式上绝大多数采用“广东模式”,即高密度主养模式,其特点是养殖密度大,劳动力投入多,资金投入大,易发生疾病,养殖风险高,模式转型非常有必要。
湖北省地处华中地区,小龙虾的养殖时间约为12月-翌年6月,4月中旬-6月初大批量上市,成虾养殖周期50~60天。鳜的放养时间为6-7月,成鱼养殖周期100~150天。
池塘虾鳜轮养技术是利用小龙虾和鳜的养殖时间差,同一池塘内,先进行小龙虾养殖,达到上市规格后起捕销售,再投放合理密度的鳜苗种,开展鳜成鱼养殖。该模式利用虾鳜养殖时间和空间上的互补,在一年内完成虾鳜轮养,达到水产品持续产出、资金及时回笼的目标,充分利用了水体资源。
示范推广情况
2023年湖北省池塘虾鳜轮养技术应用面积约50万亩,全国推广应用面积约200万亩。
提质增效情况
每亩生产小龙虾100kg,鳜100~150kg;亩投入3000~3500元,亩产值8000~10000元;亩利润5000~7000元。
技术要点
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以30~50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可灌水深2.5m,增氧设备齐全。池埂内坡比1:(3~4),池埂宽度大于3m。
水草种植
3月上旬适量施有机肥,用量为200~250kg/亩。3月中旬至4月初,播种小米草籽,少量补种伊乐藻、轮叶黑藻等水草,水草种植面积占全池60%左右。水草连片成行,行间留空。
苗种放养
4月中旬前后,每亩放养150~200只/kg的幼虾5000~6000只。5月初,按100万~200万尾/亩投放麦鲮水花。5月中旬,按1500尾/亩投放鳙夏花和鲫夏花,规格大于麦鲮规格。5月底至6月上旬按300~400尾/亩投放规格4~7cm/尾的鳜苗种。
饲料投喂
养殖期间投喂优质配合饲料,前期以小龙虾专用饲料为主,后期以麦鲮专用饲料为主。麦鲮投喂量为存鱼量的3%~5%,每15天检查鳜鱼及饵料鱼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
水质调节
通过施肥、使用益生菌调节水质,保持水体透明度在25~40cm,溶氧4mg/L以上。高温季节,每10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水量为20~30cm。养殖过程中,根据天气变化和水质情况灵活掌握增氧机开机时间和次数。
病害防控
每5~7天捞取鳜做好检查,观察其肥满度、饱食状态、体表寄生虫、鳃状况、有无畸形等,并检测水质,发现异常及时处置。
捕捞上市
根据鳜的规格大小和市场行情确定起捕时间,最早在9月初上市。
适宜区域
技术适宜推广应用的区域
适宜在全省所有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土质为壤土或黏土的池塘进行推广应用。
2025年主要示范点
主要示范点位于武汉市、蕲春县、潜江市、洪湖市、仙桃市、天门市。
注意事项
1 饵料鱼配套。饵料鱼以池塘内配套为主,阶段性缺饵时可外购补充,不作另池配套。
2 水位控制。4月小龙虾苗种投放后,逐步递次加水淹青;高温季节水位逐步加至1.5m以上。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公众号)
来源 |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
编辑 | 李金霞
编审 | 何聆溪 焦子焰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