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迷近一年的牛肉价格最近持续反弹。目前,大部分地方牛肉零售价格重回每斤30元以上,部分地区甚至接近40元。牛肉价格上涨的原因有哪些?“牛周期”为何看起来比“猪周期”反转更快?接下来牛价怎么走?
在吉林一家主营牛肉的商店内,鲜肉已经所剩不多。商店负责人表示,店里的牛肉主要是通过快递发货卖往外地的。本地人也有来买的,但问完价格后,不少人觉得有点贵,买得少或者干脆不买。该负责人说,与去年最低点相比,牛肉的价格每斤涨了10元左右。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截至4月14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牛肉平均价格为每公斤60.85元,与3月上旬的年内最低价相比,上涨4元左右,涨幅大约7%。机构统计显示,牛肉价格从3月2日起震荡上行,累计上涨超过5元,涨幅在10%左右。去年每斤20元以下的牛肉目前已经不见踪影,连30元以内的价格也不多见,大部分地方牛肉零售价格重回每斤30元以上,部分地区甚至接近40元。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国内肉牛存栏同比减少4.39%。另外,母牛存栏量减少,直接导致新生犊牛数量下滑。按照犊牛育成周期推算,2025年下半年肉牛供给将步入收缩通道,市场上可出栏的肉牛数量减少,活牛和牛肉价格自然逐步上涨。
对于牛肉价格反弹的原因,卓创资讯牛肉分析师孙建伟表示:“2025春节过后的初七、初八,东北地区各牛集牛市陆续开集,犊牛价格很快呈现上涨的趋势。受犊牛涨价情绪的影响,养殖户进而抬价惜售,肥牛价格也陆续开启上涨,屠宰场受成本提高的影响而亏损并且持续至今,被动提高牛肉批发价格。”
山西一名养殖户表示,肉牛生牛价格已经从最低点每斤11元左右,上涨到目前的13元以上,涨幅接近20%。
去年以来,牛肉市场持续低迷,在这波涨价前,牛肉价格已经连续下跌一年以上,肉牛批发价更是在短短半年内下跌24%,创近五年来新低。由于亏损,多地养殖户出现肉牛去产能现象。一些养殖户超量淘汰能繁母牛甚至弃养,导致市场对肉牛的预期从供大于求向供需平衡转变,牛价随之回升。不过养殖户表示,当前的肉牛价格已经可以维持较高利润,而下游牛肉价格已经上涨乏力,因此不希望牛价继续上行。
一年时间,牛价从跌到涨,看起来“牛周期”好像比“猪周期”反转更快。对此,孙建伟说,养牛业从犊牛到牛肉要经过2年的周期,而能繁母牛的恢复则需要3至5年时间,所以“牛周期”要远长于“猪周期”,从当前肉牛产业链的价格传导节奏来看,近期牛价上涨并不是“牛周期”的反转。
未来几个月,牛肉价格是涨是跌?“其实今年春天,活牛价格迎来了一波久违的涨价潮,北方一些地区活牛一斤涨了3-6元。”一位连锁超市肉品采购负责人介绍,尽管春末夏初是传统意义上的牛肉消费淡季,但考虑到供应的减少,肉价可能仍将略升。
国信证券发布研报称,后续肉牛大周期预计将围绕海外进口调控和国内供给出清展开。进口方面,后续牛肉进口大概率量减价增。该行表示看好2025年肉牛大周期反转,看好2025年肉牛供给反转,预计持续到2027年,期间肉牛出栏价高点有望达60元/kg以上,对应单头养殖利润有望达到历史新高。
“天气转暖,养殖户的补栏也进入到中后期,未来犊牛价格将会趋于平稳。4月份各大牧场集中出栏,不排除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会出现活牛价格回落。又叠加逐渐进入消费淡季,可能牛肉价格将会趋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态势。”孙建伟说。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公众号)
来源 | 央广网
编辑 | 万禹龙
编审 | 何聆溪 焦子焰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