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的《畜禽粪污处理有限空间作业风险防控技术指南(试行)》,省农业发展中心编辑系列科普小知识,以期引导从业人员广泛关注畜禽粪污处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保障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畜牧产业发展。
畜禽粪污处理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因其封闭性、高毒性和突发性,常导致不可逆的生命悲剧。此类事故中,超70% 的案例因缺乏科学应急准备错失救援时机或进一步扩大损失。因此,建立科学的应急预案可使事故响应时间缩短,提升被困人员存活率,保障救援人员安全。
制定应急预案
规模养殖场应急:应制定详细的应急救援预案。预案需明确应急组织机构,包括指挥人员、救援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各自的职责。要列出应急救援物资清单,如空气呼吸器、安全绳、担架、急救药品等,并定期检查物资的可用性。规划救援响应流程,例如事故发生后如何快速报告、如何组织救援行动、各部门如何协同配合等。同时,依据实际情况定期开展演练,一般建议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以检验和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畜禽养殖户应急:虽规模相对较小,但也不可忽视安全。养殖户应主动了解有限空间作业风险,务必留存当地急救中心(如 120)以及消防部门(如 119)的联系方式。在每次作业前,与从业人员或监护人员协商约定好清晰的沟通信号,比如特定的哨声、灯光闪烁模式等,方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察觉异常。同时,提前明确紧急救援方式,确保在意外发生时能准确开展救援行动。
应急救援流程与要点
事故报告。一旦发生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现场监护人员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报告企业负责人(养殖场情况)或家庭户主(养殖户情况)。同时,迅速拨打 119、120 紧急救援电话,准确告知事故发生地点、事故类型(如中毒、窒息、淹溺等)以及大致的人员伤亡情况等关键信息。
现场救援。优先采取有限空间外救援:救援人员应尽可能在有限空间外部利用专业工具,如长杆、绳索等对被困人员进行施救,避免直接进入有限空间增加救援风险。
强制通风。若必须进入有限空间救援,首先要采取机械通风方式对有限空间内进行持续强制通风,以降低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提高氧气含量。通风时间应根据空间大小和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一般不少于30分钟。
做好自身防护。救援人员在进入有限空间前,必须佩戴好空气呼吸器、安全帽、安全绳等必要的防护用具,确保自身安全。进入有限空间后,行动要缓慢、谨慎,密切关注周边环境和自身身体状况。
科学救援。进入有限空间后,救援人员应迅速找到被困人员,用安全绳将其与自己连接,或使用担架等工具将被困人员固定,然后按照预定的救援路线缓慢撤离。在救援过程中,要与外部监护人员保持密切沟通,随时报告救援进展情况。
人员救治。将救出的人员尽快送往最近的医疗机构救治。在送往医院途中,若条件允许,可对伤者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如进行心肺复苏(针对窒息或心脏骤停伤者)、清洗伤口(针对有外伤者)等,为后续的专业治疗争取时间。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公众号)
来源 |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
编辑 | 万禹龙
编审 | 何聆溪 焦子焰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