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地方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下)

2025年5月

河南省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河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

5月,河南省气温将会有大幅上升,水温也将持续升高,养殖水温平均25℃左右,水产养殖进入生产期。随着温度回升,投饵量增加,鱼类排泄物增多,水体负载增加,各类病原体大量繁殖,水生动物病害的高发、多发季节也随之而来。对此,广大养殖场(户)要格外重视,加强水质调控,做好日常巡塘管理,月初和月末分别做好鲤春病毒血症和鲤浮肿病、锦鲤疱疹病毒病的防控工作。

一 病情预测

(一)鲤、鲫、鲂、鲢、鳙鱼:易发烂鳃病、肠炎病、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车轮虫病、黏孢子虫病和指环虫病等,鲤科鱼类精养区要重点关注鲤春病毒血症、鲤浮肿病和锦鲤疱疹病毒病。

(二)草鱼:易发草鱼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三代虫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等,关注全省各养殖区域。

(三)斑点叉尾鮰:易发鮰类肠败血症等,关注全省各养殖区域。

(四)中华鳖:易发鳖溃烂病和白底板病等,重点关注豫中和豫西南中华鳖养殖区域。

二 防控措施

(一)预防措施

1.严格消毒。一是苗种和池塘的消毒;二是生产工具的消毒;三是食场的消毒。

2.科学投喂。坚持“四定”原则,每15d左右拌料投喂Vc和免疫多糖等,增强养殖鱼类抗病能力。

3.生态防治。控制养殖密度,适当稀养;种植水生蔬菜,改善养殖水体环境;使用微生物制剂调理水质,注意增氧。

4.免疫接种。对草鱼出血病和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可以提前注射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和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灭活疫苗。

(二)治疗措施

1.鱼类病毒病:可用水产多维和国标渔药中成药等调理肝肾。

2.鱼类细菌病:可用国标渔药含氯、含碘消毒剂等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内服药物建议先做药敏试验,结合药敏试验结果选取敏感的国标渔药抗菌药内服治疗。

3.鱼类寄生虫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可全池泼洒硫酸铜硫酸亚铁粉(水产用)。浸浴法:每立方米水体10g,浸浴15min~30min。遍洒法:水温低于30℃时,每立方米水体1g;水温超过30℃时,每立方米水体0.6g~0.7g。瘦水塘、鱼苗塘、低硬度水塘可适当减少用药量。用药后,应注意鱼池增氧工作。

2025年5月

海南省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海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

5月,海南正值高温多雨季节,气温和水温快速上升,水体环境变化大,病原微生物繁殖活跃,是水产养殖病害的高发期。广大养殖场(户)应加强养殖管理,积极做好养殖病害的预防工作。

一 病情预测

(一)对虾:易发生白斑综合征、虾肝肠胞虫病、红腿病和不明病因疾病(包括白体、红体等)等。重点关注文昌、琼海、儋州、临高和东方等对虾养殖及对虾苗种繁育区域。

(二)石斑鱼:易发生病毒性神经坏死病、肠炎病、细菌引起的烂身病、流行性溃疡病、刺激隐核虫病、微孢子虫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等。重点关注乐东,东方,文昌,琼海,万宁和陵水等石斑鱼养殖密集区域。

(三)罗非鱼:易发生链球菌病、细菌性肠炎病、柱状黄杆菌病、缺氧症等。重点关注海口、文昌、定安、琼海等罗非鱼养殖密集区域。

(四)卵形鲳鲹(金鲳鱼):易发生寄生虫病(刺激隐核虫病、本尼登虫病、车轮虫病)等。重点关注陵水、三亚、临高、昌江和乐东等深水网箱养殖区域。

(五)方斑东风螺:易发生细菌病。重点关注文昌、昌江等东风螺养殖密集区域。

二 防控措施

针对以上病害,广大养殖户应适时采取积极防治措施,确保水产养殖健康发展,有效减少病害损失。

(一)预防措施

1.坚持每天巡查。注意观察水质和养殖对象的活动与摄食情况,必要时可测定水体溶解氧、盐度、pH值、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指标,及时发现可能引起疾病的各种不良因子,并及早采取适当调节措施,减少损失。

2.做好水质管理。高温季节,水温升高,溶解氧可能降低,加上投饵量增加,残饵和排泄物容易导致氨氮、亚硝酸盐升高。此时宜适时开启增氧机,及时加注新水,谨防池塘、网箱等水体缺氧;密切关注突发性天气预报,及时加固养殖设施,关注养殖动物的应激反应。

3.海区网箱养殖注意事项。海区网箱养殖易受海水水质变化影响,应适当降低养殖密度。发现天气异常、水质变化时,应将网箱移动到海水交换量大、水体环境相对稳定的区域进行养殖。

(二)治疗措施

1.对虾:病毒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是排换水,使用国标渔药含碘消毒剂等进行水体消毒;适时泼洒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保持水质清洁;多开增氧机,保持水体高溶氧状态。二是投喂Vc、Ve和免疫多糖类物质,增强对虾机体抗病力。

2.石斑鱼:病毒性疾病主要以预防为主。加强苗种检测,避免其携带病原;加强日常管理,保持厂区清洁和水体稳定。石斑鱼烂身病常由水质突变或鱼体损伤后继发细菌感染所致,可通过改善水质、外消内服来处理。外消可选择苯扎溴铵溶液(水产用)、戊二醛溶液(水产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粉等对养殖水体消毒,降低病原菌丰度;内服可选择国标渔药抗菌药如恩诺沙星粉(水产用)、盐酸多西环素粉(水产用)、氟苯尼考粉等拌料投喂,使用抗菌药后应严格遵守休药期规定。石斑鱼寄生虫病采用“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综合管理措施,定期拌喂青蒿末、黄芪多糖或Vc等增强机体免疫力。

3.罗非鱼:罗非鱼养殖过程中应加强水源管理,养殖前做好水体消毒等工作,杀灭各种有害病原,在养殖过程中,定期监测水质,可以利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控制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保持水体环境稳定。链球菌发病后应暂停投喂饵料,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多排换水、消毒水体、施加微生物制剂改善水质和泼洒底质改良剂;多开增氧机,增加水体的溶解氧;投喂Vc、Ve和免疫多糖类物质,增强鱼体的抗病力;发病要及时联系当地病害技术人员,科学合理用药,严禁使用违禁药物,用药选择晴天进行,注意增氧。

4.卵形鲳鲹(金鲳鱼):养殖过程中应合理设置网箱,保持水流通畅。注意饵料的质量和投喂方法,建议使用配合颗粒饲料,尽量不用冰鲜饵料。定期清洗网箱,保持网箱清洁和水流交换畅通。寄生虫病害严重时,可采用淡水充氧浸泡鱼体25min~30min或者将发病网箱移到水体流动较好的清洁区域暂养,有效缓解寄生虫病引起的危害和死亡。

2025年5月

重庆市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重庆市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5月气温水温继续升高,鱼类摄食量、活动量大幅增加,养殖水体中各种细菌、寄生虫也大量滋生繁殖,是水产养殖动物生长旺季也是病害高发期,请各养殖场(户)切实做好生产管理和病害防控工作。

一 病情预测

1.气泡病:主要危害小鱼苗。肥水塘晴天中午到下午易发病。

2.细菌性烂鳃病:水温15℃以上易发,危害品种主要有草鱼、青鱼、鳊鱼、白鲢。

3.赤皮病:全年可发,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等,特别是当捕捞、运输、放养使鱼体受到机械性损伤,或冻伤,或是鱼体表被寄生虫寄生而受损时,易感染。

4.细菌性肠炎病:由肠型点状气单胞菌引起,可感染草鱼、青鱼、鲤鱼等多种淡水鱼,常与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等并发,水温18℃以上易发。

5.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主要危害鲫鱼、鲢鱼、鳙鱼等多种淡水鱼类,水温在9℃~36℃均流行,该病具有病程急、死亡率高等特点。

6.细菌性腐皮病:无鳞鱼类易发生。

7.车轮虫病:主要危害鱼苗、鱼种。寄生在鱼体表和鳃部,临床症状“白头白嘴”或“跑马”等,20℃~28℃易发。

8.黏孢子虫病:重点关注草鱼、鲢鱼、鳙鱼养殖集中区域。

9.鲤春病毒血症:春季流行,主要症状为体色发黑,腹部膨大,肛门红肿,体表、鳃及内脏充血或出血,鲤、锦鲤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10.鲫造血器官坏死病:鲤疱疹病毒Ⅱ型引起,主要症状为体表和内脏器官出血、充血,10℃~33℃可发病,据近两年监测情况发现,该病在低温期有多起发病及死亡情况,鲫鱼养殖场需重点防控。

二 防控措施

1.加强日常管理:定期消毒养殖工具,保持适宜养殖密度,确保溶氧充足。适时注水调节有机物浓度,定期使用生石灰或微生态制剂改善水质。

2.气泡病:每立方米水体用3g~5g食盐全池遍洒;同时关注池塘藻相,控制藻类过量繁殖。

3.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该病流行季节每半月使用生石灰全池泼洒。发病时,使用聚维酮碘溶液(水产用)全池泼洒消毒。治疗烂鳃病可用氟苯尼考粉等国标渔药拌饲投喂;治疗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和赤皮病可用甲砜霉素粉;治疗肠炎病可用大蒜素等拌饲投喂。

4.细菌性腐皮病:可使用聚维酮碘溶液(水产用)全池泼洒消毒,五倍子拌饲投喂。

5.车轮虫病:鱼种放养前,每立方米水体用0.5g~1.0g硫酸铜浸浴15min~30min进行预防消毒。发病时,每立方米水体用0.7g硫酸铜硫酸亚铁粉(水产用)全池泼洒;或者每立方米水体用0.4g苦参碱,全池泼洒1次~2次。

6.黏孢子虫病:定期向水体中添加桉树精油等具有抑制作用的产品;发病时,用精制敌百虫粉的水溶液全池泼洒,3d~5d为一个疗程。

7.鲤春病毒血症:加强检疫,确保苗种不携带病毒;苗种投放前,对池塘进行彻底消毒。发病时,在饲料中加入具有抗病毒效果的国标渔药中成药(如大黄末、板蓝根末等)进行内服治疗。同时,使用外用药物如聚维酮碘溶液(水产用)等进行辅助治疗。

8.鲫造血器官坏死病:加强检疫,确保苗种不携带病毒。发病时切忌滥用药物,选用刺激性较小的国标渔药碘制剂进行消毒,用法用量参照使用说明。内服药物采用板蓝根、蒲公英、茵陈、穿心莲等,每千克饲料各用3g~5g,加5倍水煎开后取汁,拌料投喂,每天2次,连用7d~15d。

9.做好无害化处理。及时打捞水体和底泥中的死鱼进行无害化处理,具体参照《病死水生动物及病害水生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SC/T 7015-2022)执行。

10.加强检测和检疫。加强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及养殖过程中重要水生动物病原的检测。

11.规范使用药物。选择《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2024年1、2号)》中的药物,科学规范使用,禁止使用违禁药物。

12.及时报告疫情。发生大规模发病和大量死亡等异常现象,及时向渔业主管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病情扩散。防治措施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建议咨询专业技术人员或通过“全国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服务网”(http://www.adds.org.cn/)或“中国水产”APP获取专业指导。如有疑问,也可咨询重庆市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系电话:023-86716360。

2025年5月

陕西省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陕西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心

5月份,陕西省平均气温14℃~26℃,水温处于18℃~24℃之间。随着水温回升,投饵量增加,鱼类排泄物增加,导致水体中病原体滋生繁衍加快,水产养殖品种进入病害多发期,以细菌病、寄生虫病为主,部分伴有混合感染。

一 病情预测

(一)草鱼:易发生烂鳃病、肠炎病、水霉病、车轮虫病、锚头鳋病等,重点关注关中、陕南主养区域。(二)鲤鱼:易发生烂鳃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等,关注全省主养区域。(三)鲢鳙鱼:易发生打印病、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关注全省主养区域。(四)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易发生白斑综合征、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关注全省对虾养殖区域。(五)鱼苗:易发生气泡病、白皮病。

二 防控措施

(一)预防措施1.注重水质调节:要注意保持水质清新,投喂新鲜青饲料,定期使用生石灰等对水体消毒。2.科学规范操作:在捕捞、运输过程中应谨慎操作,避免鱼体机械性损伤,降低病原感染风险。3.加强生产管理: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钠粉(水产用)和免疫多糖等,增强鱼体抗病能力;养殖工具专池专用,不同区域不得混用;适当控制养殖密度。4.预防鱼苗白皮病:应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发现体表有寄生虫时,要及时杀灭,夏花应及时分塘。

(二)治疗措施

1.烂鳃病、肠炎病:

(1)用国标渔药含氯消毒剂全塘泼洒消毒,用法用量参照使用说明;

(2)每千克鱼体重拌饵投喂10mg~15mg氟苯尼考粉(按5%投饵量计,每千克饲料用氟苯尼考粉0.2g~0.3g),一日1次,连用3d~5d。

2.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饲料拌喂氟苯尼考粉或恩诺沙星粉(水产用)等国标渔药抗菌药,外用国标渔药含氯消毒剂(三氯异氰脲酸粉或溴氯海因粉等)全池遍洒,有一定疗效。

3.车轮虫病:使用硫酸铜硫酸亚铁粉(水产用)全池泼洒。乌鳢、黄颡鱼、鲶鱼等敏感品种慎用。

4.指环虫病:使用精制敌百虫粉(水产用)、甲苯达唑溶液(水产用)等国标渔药抗寄生虫药,按照推荐剂量全池泼洒。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公众号)


来源 |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编辑 | 万禹龙

编审 | 何聆溪 焦子焰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