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是生猪养殖大省,也是种猪大省,为保障生猪产业稳定和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湖北省以“一场两区”建设为技术支撑,探索开展生猪疫病的区域化防控。
工作思路
以净化场建设保障生猪种业振兴
以国家核心生猪育种场为基点开展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重要疫病的净化场建设,提升省内生猪种源健康度和美誉度,为生猪种业振兴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以无疫小区、无疫区建设 保障产业稳定发展
引导并指导养猪龙头企业和地方开展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和无疫区建设,集成并在全省推广其优秀防控经验,为全省生猪产业稳定发展提供扎实的技术支撑。
以联防联控模式保障民生安定
基于中小规模猪场户多、资金不足、防疫能力弱等特点,探索和建立非洲猪瘟“1+5+X”联防联控模式,因地制宜制定简单有效的联防联控措施,保护中小场户的生存和安定。
主要措施
制度建设得力
出台《湖北省动物疫病净化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按照建设申报、创建批复、评估申请、考核评估、监督年审等环节逐一发文并解读,分阶段推进,保障净化创建和评估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截至目前,有36家已通过省级净化场或无疫小区评估。
团队建设加力
联合专家力量
邀请中国疫控中心、华中农业大学和省农科院资深专家,联合开展净化关键技术研究和指导。
发挥专家作用
组建119位专家省级净化和风险评估专家库,引导评估专家贯穿净化全流程开展技术服务。
挖掘自身潜力
依托单位19名专技人员,组建净化技术服务团队,点对点服务51家企业开展净化指导和科技服务。目前,80%的对接企业均已达到或通过净化场评估。
技术培训给力
遵循“请进来,走出去”原则,针对上市企业、本地龙头、本土种猪企业等不同培训对象,定制不同的培训内容。每年政策宣讲、净化技术路线、资料整理等专项培训不少于2次,不断提升各级技术人员的净化工作理念和能力。
宣传报道助力
建立“湖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公众号,分类介绍全省动物疫病净化和区域化管理工作经验,目前已有6000余名关注者和1000余篇原创文章。组织专班撰写《疫病动态》专刊,总结和宣传当前的疫病流行、防控技术、工作经验等,供疫控系统内部学习,同时为上级部门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技术支撑有力
积极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省部级相关课题4项,联合全省动物疫病防控领域专家,以科技创新推进净化和区域化管理工作,探索和建立国内首个生猪主要疫病净化区。
工作成效
通过猪伪狂犬病净化场、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建设技术推广,提升全省生猪产业对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2024年湖北省生猪出栏4431.4万头,猪肉产量351.2万吨,出栏量位列全国前列。
通过开展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净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武汉市江夏区金龙畜禽有限公司每头育肥猪出栏成本降低150元,每年可降本增效达3亿元,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史记生物在湖北省投产的种猪场、公猪站种猪和精液溢价可增收2000万元,净化效益显著。
下一步,我省将立足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继续以“一场两区”建设为抓手,全面构建生猪疫病智慧化防控体系,为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起贡献力量。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公众号)
来源 |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
编辑 | 万禹龙
编审 | 何聆溪 焦子焰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