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2025年4月第4周全国猪粮比价为6.68,环比下跌0.60%;全国猪料比价为5.45,环比下跌2.50%。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仔猪育肥模式的生猪养殖头均盈利为43.21元。生猪均价环比上涨。周内二次育肥仍有补栏动作,加之养殖端仍存看涨压栏情绪,供应微减带动生猪周均价环比上涨。未来一周,二次育肥仍存在滚动补栏的现象,加之月末养殖端出栏量缩减,供应量减少对猪价仍有一定支撑。预计本周生猪周均价环比继续微涨,但养殖周期内仔猪补栏成本上升,养殖预期利润可能减少。
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全国能繁母猪存栏和卓创资讯对能繁母猪存栏量在200头以上规模企业能繁母猪数据推算,1-4月生猪理论供应量环比小幅度增加,且规模场环比增幅超过全国整体增幅。而根据前移六个月的新生仔猪数据推算,1-4月生猪理论供应量亦呈连续增加走势,因此综合各方口径推算,1-4月生猪理论出栏量或环比连续增加,且规模企业增幅相对较大。同时根据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1-4月肥标价差呈先高位震荡后连续收窄走势,其中2月底后收窄速度明显加快,部分地区肥标价差已出现倒挂。
在理论供应量持续增加与肥标价差收窄的背景下,养殖端理应进行减重操作,但从生猪交易均重数据分析,自2月中旬过后,体重仍呈连续增加走势。截至4月17日,全国生猪交易均重涨至126.00公斤,较2月17日增加2.43公斤,较2024年四季度最高点尚偏高0.02公斤。在当前消费无法与四季度旺季匹敌、且肥标价差未来存在倒挂可能的情况下,持续压栏一般或带来生猪集中增量。
从二次育肥补栏情况分析,1月以来,饲料成本低位,以及生猪价格绝对低点并未出现,二次育肥养殖户多选择滚动补栏,且补栏体重在110-127公斤,这与屠宰厂主要收购体重段完全重合。这意味着养殖端未来若出现减重增量动作,供应短时集中增量或带动生猪价格回调。但当前一方面二次育肥补栏率不及50%,仍有较大的二次育肥补栏需求,另一方面二次育肥户随补随出的情况下,大猪压栏现象并不严重,供应的短时增量或许仍能得到有效消化。
正信期货认为,今年以来生猪期货近远月价差居高不下,期限结构几乎处于水平状态,反映出当前市场对供需关系的均衡预期。从远月来看,生猪产业资金主导的套保行为强化期现联动性,使得期货远月合约定价主要围绕成本运行。而近月受疫病扰动与养殖情绪提振,抗跌性明显增强。五一假期前,猪价或延续震荡格局。
结合季节性交易均重变化规律与未来生猪价格预期,养殖端或在6月考虑小幅度减重增量,但二次育肥跟进补栏,以及屠企对中大猪源仍有一定消化能力的前提下,预计供应市场存在短时增量可能,但不至于达到“堰塞湖”的程度,猪价跌至14.0元/公斤以下概率不大。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公众号)
来源 | 国家发展改革委
编辑 | 万禹龙
编审 | 何聆溪 焦子焰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