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工农机:从1到10的裂变更值得期待

随着3月31日,临工农业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临工农机”)办公楼暨工厂落成仪式在临沂厂区举行,不仅标志着新厂区全面投入使用,更见证了临沂一座工业地标的诞生。临工农机CEO付彬、总经理李金良与百余名建设者共同按下启动键,将凝聚着匠心与智慧的“智造魔方”正式交付。

智能制造,融入工业美学

去年10月,记者曾在临工农机新品发布会时到访这座工厂。可以说,当时的工厂有的只有一座空荡荡的厂房,以及还是效果图的办公楼,周边村民住房还都没有完成全部拆迁工作。发布会现场,临工农机表示年底将初步完成厂房建设,并于今年初实现批量生产。对于一家制造企业,这个目标可以说是难以企及。

但就是这场从蓝图到实景的蜕变仅用时200余天,临工农机以“临工速度”完成智慧园区的华丽蝶变。计划总投资20亿元的超级工厂占地500亩,其核心联合厂房宛如一座钢铁巨人横卧大地,4万平方米的超级空间内,驾驶室的智能装配、拖拉机的总装成型,共同演绎着现代农业装备制造的“科技协奏曲”。

借鉴国外农机高端品牌制造工厂设计的先进理念,这座智慧工厂深谙空间魔法,高架传输带与AGV矩阵编织成纵横交错的科技动脉,关键零部件在毫米级精度的机器人焊接线上完成蜕变。MES数字中台如神经中枢般串联起“设备—产线—园区”的全域数据,构建起智能制造的闭环生态。这种立体化、柔性化的生产模式,不仅将空间利用率推向极致,更以汽车级工艺标准重塑行业标杆。

与传统工厂冰冷的工业理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临工将东方美学基因深度植入工业血脉。蜿蜒的生态水系如翡翠绶带环绕厂区,新中式园林小品点缀其间,砾石步道串联起移步换景的工业画卷。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设计哲学,既为员工构筑起“诗意的栖居地”,也为现代工业文明提供了“有温度”的演进范式。

从硬件投入超亿元规模的豪掷千金到软件体系的精雕细琢,从国际顶尖设备的集群引进到生态园区的创新营造,这座融合科技理性与人文温度的智慧工厂,彰显临工农机的与众不同。

实战比武,结果震惊业界

当临工农机以“新势力”之姿切入高端农机赛道,其战略蓝图便以一组令人震撼的数字徐徐展开:4000至9000平台的五大拖拉机系列,13款高端农机矩阵横跨耕种收全环节,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跨越仅用时数月。这家农机新锐用真金白银的投入和真刀真枪的实战,重新诠释着中国农机高端化突破的速度与高度。

在临工农机的工厂里,智能制造的脉搏正强劲跳动。空中传送带如机械动脉般输送着变速箱、驾驶室等核心部件,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装配的6P系列动力换挡拖拉机,实测数据在电子屏上实时跳动。

技术创新的数字密码,在临工农机的发展轨迹中清晰可见:9E系列混动拖拉机以600马力问鼎全球量产农机动力之巅,其串联式混动系统使燃油效率提升30%;7G系列智能收获机搭载30余处传感器,构建作物监测全链条,日作业量可突破1200亩;在国际农机展上,“混动三剑客”——7E电控机械式无级变速器(EMCVT)拖拉机、8E四轮四电机转向神器、9E动力巨无霸与7G系列多用途收割机组成明星矩阵,吸引众人目光。这些创新成果背后,是研发团队千余次试验的积淀,是智能制造体系毫米级精度的支撑。

实战是最好的验证书。前不久在新疆举办的“新能源及高端智能拖拉机田间实地试验验证活动”中,临工农机携高端智能产品6P、7E系列惊艳亮相,凭借卓越性能、高效作业表现赢得高度赞誉。活动中,7E系列拖拉机在作业效率、燃油经济性等多项实测指标中表现优异,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评委的认可好评。经销商代表评价道,“7E系列不仅满足现代农业对环保的高要求,更通过智能化技术让复杂农事变得简单高效。客户反馈它省油、有劲、智能,高端机型也能快速打开市场。”“以前觉得进口牌子好,但临工农机的表现让我改观了。操作界面简单、智能座舱舒适,换农机就认这个牌子!”当地农户赞不绝口。从新品发布到首批拖拉机下线仅隔数月,春耕时节已有用户驾着临工拖拉机在田野间驰骋。这种“实验室—生产线—田间地头”的无缝衔接,正是临工农机“以用户为中心”理念的生动实践。

当行业还在讨论“国产农机何时突破500马力”时,临工农机从0到1的跨越已惊艳业界,从1到10的裂变更值得期待。

依托临工,实现弯道超车

临工农机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在高端智能农机领域书写了从0到1的跨越奇迹。这份震撼行业的“临工速度”,源自其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依托临工集团二十余年智能制造积淀,融合新能源技术突破与产业链深度整合优势,企业在动力总成、电驱控制、智能物联等核心技术领域不断突破,以硬核科技力实现弯道超车。

站在新起点,临工农机已擘画出清晰的发展蓝图。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公众号)


来源 |中国农机化导报

编辑 | 万禹龙

编审 | 何聆溪 焦子焰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