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防疫知多少 | 如何划分政府和农业农村等部门的动物防疫责任?

如何划分政府和农业农村等部门的动物防疫责任?

政府和农业农村等部门的动物防疫责任是动物防疫法定责任的重要内容,与生产经营主体承担的动物防疫责任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动物防疫责任体系。

(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承担的动物防疫责任。

按照动物防疫法第八条第一款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动物防疫工作实行统一领导”,也就是地方政府全面负责动物防疫工作的有效运行和开展,包括“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基层机构队伍,加强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制定并组织实施动物疫病防治规划”。

如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未采取有效措施履行上述职责,或者未依法开展动物防疫工作,有关责任人将要被追究责任;引发疫情或者符合其他法定情形的,将被从重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承担的动物防疫责任。

按照动物防疫法第八条第二款的规定,“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群众做好本辖区的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工作”,也就是要按照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组织、督促生产经营主体切实承担动物防疫责任,做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等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做好本辖区内饲养动物强制免疫、流浪犬猫控制处置、农村地区养犬防疫管理、三类动物疫病防治,以及城市公共场所和乡村发现死亡畜禽的收集、处理、溯源等工作,同时要依法发挥好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在动物防疫相关工作中的作用。

(3)农业农村部门承担的动物防疫责任。

根据动物防疫法第九条第一、二款的规定,农业农村部门是动物防疫工作的主管部门。

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主管全国的动物防疫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农业农村厅、局、委,畜牧兽医局等)主管本行政区域的动物防疫工作。

动物防疫法有关条款分别规定了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履行的职责,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应当依法开展相关工作,切实履行法定责任。

(4)其他部门承担的动物防疫责任。

根据动物防疫法第九条第三款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动物防疫工作,主要包括卫生健康、科技、林业草原、海关等部门。根据动物防疫法有关条款的规定:

卫生健康部门的职责主要包括:牵头建立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的协作机制;发生人畜共患传染病疫情时,向同级农业农村、野生动物保护等部门通报,对疫区易感染人群进行监测、采取相应预防和控制措施。

科技部门的职责主要包括:做好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工作,定期向农业农村部门通报情况,紧急情况及时通报。

林业草原部门的职责主要包括:按照职责分工对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进行监测、预测、预报,定期向农业农村主管部门通报情况,紧急情况及时通报;发现陆生野生动物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及时处置并向农业农村部门通报;发生人畜共患传染病疫情时,向同级卫生健康、农业农村等部门通报。

海关的职责主要包括:做好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工作,定期向农业农村部门通报情况,紧急情况及时通报;发现进出境动物和动物产品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及时处置并向农业农村部门通报;海关总署负责任命海关的官方兽医,并会同农业农村部制定具体办法。

根据动物防疫法第九条第四款的规定,军队动物卫生监督职能部门负责军队现役动物和饲养自用动物的防疫工作。近年来,军队内部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动物防疫工作体系,鉴于军队中役用动物、饲养供食用动物具有一定封闭性的特点和要求,动物防疫法规定军队中的动物防疫工作由军队职能部门负责。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公众号)


来源 |中国兽医发布公众号

编辑 | 万禹龙

编审 | 何聆溪 焦子焰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