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十堰市全面落实农业农村部动物疫病分区防控要求,全力推进入鄂道路运输动物指定通道建设,强化动物运输监管,构建全链条防疫体系,为畜牧业健康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01 科学规划布局,筑牢防疫屏障
作为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十堰市委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出加快建成全国绿色农产品输出地发展目标。
为促进畜牧业绿色低碳发展,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十堰市根据行政区划、养殖屠宰产业布局、风险评估情况科学规划建设7条入鄂道路运输动物指定通道,完善动物运输防疫管理网络,有效降低了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跨区域传播风险。
02 规范检查流程,确保工作质量
十堰市各级农业农村(畜牧兽医)部门派驻政治素养好、责任意识强、业务素质高的人员值守入鄂道路运输动物指定通道。主动向动物承运人、动物经纪人、养殖场主、屠宰企业宣传法律法规和检查流程,引导从业者主动配合检查。
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与轮值组长负责制。规范开展检查,严格落实“五查”(查《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查车辆备案信息,查动物标识,查疫病检测报告,查动物健康状况)。对查验合格的,在车辆消毒、录入检查信息后,加施电子印章予以放行,查验不合格的依法依规进行处置,全方位守护动物道路运输安全。
03 强化部门联动,形成监管合力
十堰市农业农村(畜牧兽医)部门加强与公安、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部门沟通,构建高效的联防联控与信息共享机制,实现跨领域数据互通与执法协作。一旦发现染疫、疑似染疫或死因不明的动物,各部门立即启动应急响应,严格落实隔离管控、环境消杀、无害化处理等措施,从源头阻断疫情传播。
自2024年4月1日以来,十堰市已累计查验消毒畜禽189.9743万头/只羽,联合查办4起违规跨省调运牛的案件。通过织密动物防疫活动管理网络,加强动物运输监管,保障了全市公共卫生安全,为十堰市畜牧业高质量绿色低碳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公众号)
来源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
编辑 | 万禹龙
编审 | 何聆溪 焦子焰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