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兽医协会公布全国兽医社会化服务先行案例评审结果,巴东县案例入选全国入围案例。
作为鄂西南山区县,巴东县散养占比达93%,年出栏生猪73万头,畜牧业是农民增收支柱产业。自2021年率先试行乡镇兽医社会化服务体制改革以来,形成“一专多能、四位一体、三化同步”新机制,实现畜牧效益与防疫员收入双提升。
构建服务体系 夯实防疫主责
县财政每年保障1000万元资金,组建276名村级防疫员和20名特聘专员队伍,成立第三方兽医服务组织。
水布垭镇首创畜牧产业服务公司,实行网格化管理和“以钱养事”考核机制,创新“免疫回访法”落实月月补针制度。近三年,县兽医社会化服务组织完成春秋季免疫240万头次、补针20万头次,实现防疫零空白。
延伸服务触角 全面优质服务
防疫员转型为畜牧科技推广员、生产服务员、惠农联络员,提供诊疗、饲料配送等多元服务。
2023年暴雨期间,水布垭公司紧急处置养殖场粪污外溢事件,化解环保风险。近三年来,累计调运生猪20万头,统一采购饲料近万吨,助农增收超3000万元。
铸造畜牧品牌 推动好物出山
依托武陵山区生态优势打造“巴东山味福”公共品牌,巴东黑猪连续斩获中国黑猪产业链金奖等三项国家级荣誉,茶店牛肉、土蜂蜜等特色产品畅销全国。近三年全县畜牧产值超70亿元,生猪年出栏量达73万头,畜牧产品成为城市“肉篮子”重要来源。
巴东县通过创新兽医社会化服务模式,实现防疫机制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服务”转型,为山区县破解动物防疫难题提供了实践范例。下一步将持续推动社会化服务与智慧养殖、品牌建设深度融合,持续释放“专业防疫+多元服务+产业赋能”叠加效应,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社会化服务根基。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公众号)
来源 |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
编辑 | 万禹龙
编审 | 何聆溪 焦子焰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