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价格为何持续下行?

5月份鸡蛋供应增加,而需求提振不足,供强需弱已初见端倪,月均价环比下跌。6月份的鸡蛋供应继续增至近五年最高,而10年不遇的强梅雨天气将进一步削弱淡季需求,市场供大于求矛盾或处于近五年峰值,蛋价或创五年新低。

鸡蛋价格为何持续下行?当前蛋鸡养殖场盈亏如何?后市行情会怎样?

“近期鸡蛋价格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全国高产在产蛋鸡存栏量保持在11.3亿只左右,处于历史同期高位,鸡蛋市场供应充足。鸡蛋需求延续节假日前一周开始回落的规律,市场需求整体偏弱。供强需弱格局下,蛋价承压下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宁说。

从近一个月的市场情况看,受“五一”假期备货提振,各地鸡蛋市场交易量增加,拉动蛋价上涨。据农业农村部监测,全国鸡蛋批发均价从4月12日开始震荡上涨,在4月24日达到近期最高的8.32元/公斤。近来随着“五一”假期备货结束,鸡蛋价格震荡下行。全国鸡蛋批发均价在5月17日降至近期最低点7.77元/公斤。

“自4月下旬以来,北京市场鸡蛋价格连续出现几波下行。直到上周初,价格还在继续下降。到上周中期,蛋价才有所抬头。”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经理刘通说。5月19日,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鸡蛋批发平均价为6.93元/公斤,比5月9日6.55元/公斤上涨5.8%,比去年同期的7.84元/公斤下降11.61%,周环比小幅上涨,年同比大幅下降。

“自2月份以来,蛋鸡养殖行业进入亏损期。近期虽然受‘五一’假期备货提振,蛋鸡养殖依然处于亏损状态。目前蛋鸡养殖每公斤鸡蛋估计亏损超过0.6元。”朱宁说。蛋鸡养殖亏损与饲料价格上涨也有一定关系。5月中上旬,玉米、豆粕价格比上个月同期均有小幅上涨,带动蛋鸡配合饲料价格稳中有涨,蛋鸡养殖饲料成本处于近期较高水平。蛋鸡养殖全行业亏损,原因在于全国产蛋鸡存栏量保持在历史同期高位,供大于求。

端午节过后较长时间市场缺乏节日提振,市场需求将进入传统淡季。另外根据气象部门最新预测,2025年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迎来10年不遇的强梅雨天气,预计入梅、出梅时间分别在6月8日前后、7月18日前后,整个梅雨季长达40天,比近十年平均25天显著延长,预计长江流域累计降水量将较常年增加10%-15%。今年南方梅雨季节时间长、降雨量大,鸡蛋质量面临较大挑战,或导致今年6月份需求低于往年同期。

“如果不能实质性地压缩产能,蛋价可能难以摆脱低位徘徊的状态。”刘通说。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商户反映,目前蛋鸡养殖场在产蛋鸡大部分处于产蛋旺盛期,不仅产蛋能力较强,而且生产出来的鸡蛋品质整体较高,市场上鸡蛋供应仍然处于供大于求状态。鉴于大型养殖场实力比较雄厚,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在蛋价长期低迷的形势下,中小型养殖场经营压力将有所增加。业内人士建议,中小型养殖场应尽快走合作化道路,可几家或十几家联合起来,共同应对市场波动。

关于后市,朱宁认为,二季度后期鸡蛋价格仍将保持低位运行。主要原因在于:受去年下半年至今年1月份蛋鸡养殖持续盈利影响,蛋鸡补栏较多,新补栏产蛋鸡数量比较稳定;鸡蛋消费仍处于淡季,预计端午节消费提振作用有限,且受南方梅雨季节以及猪肉价格较低影响,终端需求缺乏持续增长动力。综上所述,鸡蛋市场将面临需求平淡与供给高位双重压力,蛋价缺乏显著支撑,蛋鸡养殖将继续亏损,基本延续往年上半年蛋鸡养殖收益较低以及可能会出现连续多月亏损的现象。不过,近4个月蛋鸡养殖亏损较为明显,养殖场户淘汰落后产能意愿较强,三季度蛋价可能会有起色。

按照惯例,三季度是鸡蛋消费旺季,更是全年蛋价涨幅最大、价格最高的时期。三季度高温高湿天气不利于蛋鸡养殖,蛋鸡产蛋率降低现象较多,或将在供给端对蛋价起一定支撑作用。鸡蛋需求将受中秋节、国庆节、暑期旅游、大中小学开学影响,潜力有望充分释放,从而影响蛋价。综合来看,三季度鸡蛋价格将出现规律性上涨,蛋鸡养殖有望扭亏为盈。

卓创资讯预计,6月份在产蛋鸡存栏量将增至近五年最高水平,鸡蛋供应压力进一步加大,同时今年超强梅雨季进一步削弱淡季需求,因此6月份鸡蛋市场供大于求矛盾或处于近五年峰值,蛋价或跌至2021年以来的最低值,预计月内全国日均价最低或跌至2.50元/斤左右。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公众号)


来源 | 经济日报

编辑 | 万禹龙

编审 | 何聆溪 焦子焰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