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推进楚商回乡工作行动方案》(鄂政办发〔2025〕7号)(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现对《行动方案》出台背景、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湖北是科教大省、人口大省,有大批海内外楚商资源,返乡投资资源富集。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大规模推进楚商回乡和返乡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省商务厅在省内外开展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研究起草了《行动方案》,已报省政府审议通过。
二、主要内容
《行动方案》包括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工作目标。提出全省每年新增楚商回乡投资额亿元以上的注册企业1800家以上,各市(州)楚商回乡项目签约数每年增长10%以上、开工项目投资额每年增长8%以上。
第二部分:重点任务。提出五个方面15条具体举措。
(一)分级分类建立楚商数据库(第1-4条措施)。按照省级统一领导,市州分级推进的原则,建立楚商数据库,分类设置楚商信息库、楚才名录库、校友资源库、上市企业库。
(二)健全楚商沟通联络渠道(第5-6条措施)。一是强化驻外办事处招商职能。依托驻外办事处打造“楚商之家”,整合驻地楚商及商协会资源,常态化开展楚商回乡招商工作。二是用好境内外商协会招商网络。依托异地湖北商会和驻外使领馆经商机构、境外商协会组织,搭建全球联系网络。
(三)提升楚商对接平台影响力(第7-8条措施)。一是高标准打造全球楚商大会。常设楚商大会秘书处,高标准办好楚商大会,使其成为楚商回乡的标志性活动。二是办好楚商特色主题活动。用好“相约春天赏樱花”经贸洽谈、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等品牌活动平台和校友会平台,举办专题对接活动,打造楚商回乡招商品牌矩阵。
(四)服务楚商回乡项目落地见效(第9-12条措施)。一是搭建线上线下服务平台。线上打造“楚商回乡”投资信息咨询和项目服务对接平台,线下设立“楚商回乡”服务站和“项目秘书”,为楚商回乡落户提供全流程服务。二是做好返乡项目精准对接。依托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项目谋划,开展产业链招商、应用场景招商、要素储备招商等。依托开发区等园区,为项目落地提供精准化服务。三是开展分级分类精准服务。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大走访活动,上门服务楚商回乡。各市(州)建立重大项目统筹协作机制,各行业主管部门完善项目投诉机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四是创新政府引导政策。在符合现有规定和有关政策的前提下,整合招商引资、就业创业、乡村振兴等系列政策,做好用地、用工、用能等要素保障。
(五)营造楚商回乡浓厚氛围(第13-15条措施)。一是强化乡情感召。鼓励基层组织抢抓春节、清明、中秋等楚商返乡关键时间节点,开展乡情活动。二是强化宣传引导。开展优秀楚商评选,加强对优秀企业家、人才和校友先进事迹、典型项目以及商协会突出贡献的宣传报道。三是强化激励导向。支持各地选聘楚商作为“招商大使”,定期总结推广楚商回乡工作好经验好做法。
第三部分:工作保障。在省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下,省商务厅负责统筹推进楚商回乡工作,各省直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各市、州、县人民政府发挥主体作用,建立健全楚商回乡工作机制,压实责任、务实推进。
三、主要特点
(一)突出创新务实,提升系统性。围绕解决好“推进机制、目标数据、平台渠道、服务保障、考评激励”五个基本问题,依托“乡(包括第二故乡)情”纽带,系统性推进楚商回乡投资兴业。
(二)突出分级分类,提升精准性。省级层面加强统筹指导,省市县全面发动、分层对接,各部门分工协作、协同联动。在楚商回乡目标设置、数据信息收集、活动组织、服务保障、考评激励等方面,均强化省级统一领导与分级分类相结合。
(三)突出双招双引,提升实效性。发挥我省科教大省优势,深入挖掘高层次人才和校友会资源,建立楚才名录库、校友资源库,鼓励重点高校和中学定期开展专场校友招商活动,积极宣传校友回归先进事迹,健全完善校友服务体系。
(四)突出精准招商,提升创新性。聚焦“51020”先进制造业集群,大力开展产业链条招商和产业生态招商。围绕高层次人才,开展高端招商。围绕特色产业场景和存量招商资源,大胆探索应用场景招商、要素储备招商等,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在湖北加速集聚。
来源 | 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编辑 | 汪天赐
编审 | 何聆溪 焦子焰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