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农业农村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提升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推广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关于稻渔产业发展一些新的表述受到业内外广泛关注。近日,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有关负责同志就《意见》制定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本期为第四期。
答记者问
● 《意见》提出探索构建多赢共富联农带农益农利益联结机制的考虑和主要内容。
联农带农机制是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牵引。针对一些地方稻渔综合种养组织化程度不高、富民增收作用发挥不突出问题,《意见》提出积极构建多赢共富联农带农益农利益联结机制,明确稻渔产业发展重要目标和实现目标的组织模式。千家万户的小农生产是我国农业发展现状,也是当前稻渔产业发展现状。组织化程度不高影响了稻渔产业高质量发展,也制约稻渔产业富民增收作用发挥。对此,《意见》提出两方面要求,一方面推广时应注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推广服务主要对象,促进适度规模经营;一方面应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建立各种利益联结机制,增强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引领、带动和服务能力,让小农户共享发展成果。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公众号)
来源 |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编辑 | 万禹龙
编审 | 何聆溪 焦子焰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