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现代农业科技园的水稻试验田上空,一架植保无人机正在进行杀菌剂喷洒作业。距离稻田50米至600米的不同位置,悬挂着编号为“沾益-1”“沾益-2”“沾益-3”的大气被动采样器,实时监测着农药飘移情况。
该试验是中国农业大学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农药农机农艺三融合省力化精准施药技术与产业化的组成部分。研究团队针对大田主要粮食作物农药高效施用和药液飘移防控需求,重点探究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喷雾作业中药液的沉积飘移规律与风险,旨在建立科学的低飘移喷雾控制策略。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此次采用的大气被动采样器由两个不锈钢罩碗构成,空气可通过罩碗间的缝隙及底部孔洞流通,其中的聚氨酯泡沫能有效吸附空气中的污染物。这种设计特别适合远距离大气污染物传输的监测研究。
该研究项目同时在黑龙江、江苏和云南三地展开对比试验。云南试验区由云南省植保植检站、曲靖市植保植检站、曲靖农业学校等单位共同参与实施。其中,曲靖农业学校云南天鹰航空公司无人机基地负责具体飞防作业及采样工作,所有采集的样本将统一寄回中国农业大学进行检测分析。整个试验周期预计持续一年,将为我国无人机植保技术的规范化应用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项目组表示,通过系统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无人机施药的飘移特征,将有助于制定更精准的施药方案,在提高农药利用率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推动绿色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公众号)
来源 | 中国农机化导报
编辑 | 万禹龙
编审 | 何聆溪 焦子焰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