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针对全国人大代表杨宝玲提出的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的建议,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和储备局,作出了答复。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强化科技创新,助力粮食产能提升。
一是强化科技协同攻关。统筹多主体农业科研资源,通过国家科技攻关任务和重点研发计划等渠道,提升农业领域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研究和农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究能力。持续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推动建立56个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促进相关农业科研院所、涉农高校、企业等开展全产业链技术协同攻关和集成应用。
二是强化育种创新。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围绕水稻、小麦、大豆等品种及基因聚合等支撑领域,紧盯生产急需的高油高产大豆、耐盐碱作物等,加快培育突破性新品种。目前,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种植面积占比超过95%。
三是加强科技创新推广。坚持生产应用导向和需求导向相结合,突出技术引领性,每年遴选发布100余个主导品种、100余个主推技术,加快产业急需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鼓励社会化、市场化力量参与先进农业技术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
四是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稳步实施智能农机、丘陵农机、农业机器人等农机研发专项,300马力无级变速拖拉机、15kg/s喂入量谷物联合收获机等高端智能农机开始产业化应用。植保无人机总量超过20万架、年作业面积突破4亿亩。
农业农村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集聚各方优势科技创新资源,构建多方参与、资源共享、利益联结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同时,围绕种业、农机等重点领域,强化科研攻关,提升粮食生产现代化水平。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公众号)
来源 | 中国农机化导报
编辑 | 万禹龙
编审 | 何聆溪 焦子焰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