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眼下正值高校毕业季,湖北各地积极行动,运用AI赋能、政校企协同等多种创新举措,为毕业生铺就就业“快车道”。
在湖北师范大学,一场别开生面的促就业“百日攻坚”求职特训营火热进行。这里不仅有传统的模拟轮岗、职业能力解码,更引入了前沿的AI技术。计算机专业的谢颖同学使用AI工具,一键生成一份简历,现场还有老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湖北师范大学学生 谢颖:在AI(生成)之后的简历,我认为可以评80分,老师精简了之后,我觉得可以到85到90分,这个就是我的信心加成。
特训营还引入校企联动就业集市,将“星光夜市”招聘会搬进学生公寓。40家企业的招聘展位化身创意摊位,毕业生们扫码即可获取岗位信息,与企业代表面对面交流。仅当晚,活动就达成初步就业意向400余人。
黄石市人才中心副主任 杨卓:高频次地组织20场这种小而精、专而优的求职特训和招聘活动,帮助毕业生搭上就业“快车”。
黄石的探索是全省精准服务毕业生的缩影。在咸宁崇阳,当地把岗位、政策和服务“打包”送进校园。人社部门设立政策宣传专区,针对毕业生最关切的社保缴纳、人才补贴申领等问题,提供“一站式”解答。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学生 邢栋栋:提供一个很好的就业途径,能提前知道一些企业的招聘。
除了线下“送岗上门”,线上“直播带岗”也让优质岗位触屏可及。在恩施州巴东县,公益团队化身“政策主播”和“岗位红娘”,将政策“大礼包”和县内外优质岗位,精准推送给屏幕前的广大学子和返乡就业创业青年。
恩施州巴东县仁济口腔助理医师 翟琳琳:在网上看到人社部门发布的招聘信息,我就投了简历,能够在家门口找到这么好的工作,我很满意。
巴东县的“周五直播间”已累计举办14期,累计为当地企业成功招聘员工超过1300人。
来源 | 湖北卫视湖北10分
编辑 | 魏舒婷
编审 | 何聆溪 焦子焰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