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海田间上演“农机盛宴”!国际巨头联手赋能农业现代化

7月10日,辽宁海城西四方台村的田间地头热闹非凡。辽宁中域农业携手奥地利奥地博田、德国科乐收、德国奥禾三大国际农机企业,在此开启了一场“超燃”农机具演示会。尖端农机现场作业的全流程展示,让在场者直观感受到智能高效农耕黑科技的魅力。

热情不减,三大国际农机企业齐聚

现场人头攒动,尽管气温偏高,与会者的热情却丝毫未减,不少观众专程从辽宁各地赶来。奥地利奥地博田中国区总经理冯雪、德国克拉斯财务总监高丽、德国奥禾中国区总经理耿金良作为农机企业代表出席活动,当地农机部门、经销商、周边农机手及农户等近200人参与活动,共同见证这场农业与科技的碰撞。

活动现场,三大国际品牌代表率先为当地大客户集中交付了多款先进设备。克拉斯740TT联合收割机、奥禾撒肥机、奥地博田播种机等先进机具悉数登场。其中辽宁省首台克拉斯8700联合收割机、D370联合收割机及奥地博田种肥一体播种机的交付更是引发关注,为当地农机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田间演示引围观,黑科技显神通

移步至农机设备展示区,田间演示环节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一幅耕种收全程机械化作业的科技场景顿时展现在眼前。克拉斯740TT联合收割机穿梭田间,高效精准地完成收获作业;奥禾撒肥机沿着预设轨迹行进,实现化肥的精准投放;奥地博田整地机与播种机协同作业,一气呵成完成从整地到播种的全程机械化操作,引得观摩者纷纷驻足拍照。

“这台奥地博田SYNKRO联合整地机一遍作业后就能达到深松、碎土、平地、压实的效果。”奥地利奥地博田中国区销售经理吕雷介绍道,其深松深度可达30公分,还可搭配施肥功能,能有效减少农户拖拉机多次进地的麻烦,显著降低设备和作业费用投入。谈及为何选择带来这款机具参加此次演示会时,吕雷解释说:“辽宁地区不少地方采用一年两季作物轮作模式,留给耕整地和播种的时间非常短。这台机子能大大缩短传统旋耕机的作业时间,在当地非常适用。”这款整地机的亮眼表现果然征服了现场观众,不少人纷纷涌上前去,蹲下身仔细查看机器作业后的地块——深松的土层均匀疏松,地表平整,可直接进行播种作业。

“这是一款耙播一体的复式播种机。前边的动力驱动耙进行碎土平地,后边播种,同步完成。”来到另外一台奥地博田3米复合式机械条播机旁,吕雷继续介绍说,“这款机器的研发,就是为了缩短农时、减少拖拉机进地次数。它在国内条播领域属于非常先进的设备,能让用户在缩短农时的同时,实现更精量的播种和苗床准备。”考虑到当地的耕种需求,奥地博田还带来了最新的特瑞森Terrasem4米免耕直播种肥一体播种机参加演示会的静态展示,同样收获了现场观众的广泛好评。

先进农机获认可,两茬种植模式好处多

此次演示会展示的大田高效作业模式吸引了众多观众进行现场咨询。辽宁省铁岭市现代农业服务中心的李宏哲对此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此次专程赶来参加演示会,就是为了现场观摩考察适用于两茬种植模式的先进农机。

在李宏哲看来,这种模式好处多多。“它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产量。农民通过合理安排作物生长周期,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单位面积年产量可显著提升。适合在我们这边生长季节较长的地区推广,避免土地闲置。另外,两茬种植意味着每年多一季收成,能直接提高经济收益、降低农业风险。可搭配高价值作物与主粮轮作,优化收益结构。若一茬作物因灾害减产,另一茬可弥补损失,增强抗风险能力,还能通过多样化种植减少市场波动对单一作物的冲击。”此外,李宏哲还介绍,不同作物轮作能改善土壤健康,如豆科与小麦轮作,或与水飞蓟等作物搭配,可减少连作障碍;豆科作物的固氮作用能降低化肥使用量,根系深浅搭配则能缓解土壤养分的单一消耗。

此次演示会所呈现的不仅是一场先进性农机的集中展示,更是表达了当前东北大地块地区对农业现代化的积极探索。奥地博田、科乐收、奥禾三大国际品牌与辽宁中域农业的强强联合,将为辽宁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全新动力,助力当地农业向更高效、更绿色、更可持续的方向迈进。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公众号)

来源 | 中国农机化导报

编辑 | 万禹龙

编审 | 何聆溪 焦子焰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