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兽医进场户 助力防疫体系建设与人才成长双提升

2025年,湖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百名青年兽医进场户”活动,此次活动是构建我省现代动物防疫体系的具体举措,更是落实“干部素质提升年”要求、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与青年兽医成长的双赢探索。

为何要开展“百名青年兽医进场户”?

响应国家战略,筑牢防疫根基。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产业振兴,而畜牧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近年来,非洲猪瘟、禽流感等疫病频发,暴露基层防控短板。青年兽医进场户,正是将“四下基层”制度转化为行动,推动防疫资源下沉一线,打通科技助农“最后一公里”的具体举措。

服务养殖场户、屠宰企业、实验室等基层点位超200家,形成“省-市-县-乡”四级联动格局。

破解行业痛点,激活人才动能。

基层兽医队伍面临“技术断层”“实践脱节”难题:青年兽医缺乏实战平台,养殖户急需专业指导。通过“同吃同住同劳动”,我们让青年兽医从实验室走向牛栏鸡舍,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实现“知行合一”。

5月,120余名青年兽医骨干现场参加“青春赋能 科技兴牧”兽医能力提升培训,向来自中国动卫中心、辽宁省疫控中心等单位的20余名专家学习防控技术,并前往松滋市盛牛农业等养殖场开展采样考核,提升实战能力。

构建防疫共同体,凝聚社会合力

动物疫病防控不是“独角戏”,需政府、企业、农户协同。青年兽医作为“桥梁”,既传递政策与技术,也收集基层诉求,推动防控从“被动应急”转向“主动联防”。宜昌青年兽医进驻企业开展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建设嵌入式指导、恩施青年兽医上门问诊推行“防疫+环保+安全”集成化服务、荆州松滋青年兽医迅速联系省市疫控机构并联动科研院所对疯狗咬人事件开展流调、免疫与管控......通过多方联防联控,青年兽医凝聚合力,筑牢防疫之基。

如何推动活动走深走实?

我们以“科技助农润万家”为主题,构建“三位一体”实施路径:

“三个一”服务包:精准对接需求。

一套技术方案

针对不同养殖场景定制疫病防控手册,如养猪场重点提升生物安全水平,蛋鸡场聚焦禽流感免疫程序优化,奶牛场突出智慧化健康监测。

一次深度诊断

青年兽医驻场排查隐患,如钟祥市兽医调整鸡舍通风方案,解决呼吸道疾病。

一项长效联结

建立“结对拜师”机制,青年兽医与养殖能手互学互促,形成技术传承闭环。

“清栏·强基·赋能”三项行动

清栏行动:

协助养殖场规范消毒流程、粪污处理,降低疫病传播风险,如巴东县推广生物发酵床技术;

强基行动:

开展“智慧兽医”系统培训,解决电子化填报难题,提升“先打后补”政策落地效率;

赋能行动:

联合高校企业打造实训基地,仅省疫控中心近2年就选派科技特派员10人次,产业导师9人,先后培养实习本科、硕士生、博士生20余人,联合养殖动保企业28家。

数字化赋能,创新服务模式。

发挥“青年兽医进场户”微信群功能,实现病例实时上报、专家在线会诊;推广智能项圈、环境传感器等设备,助力疫病溯源智能化。助力襄阳市云上牧歌牧场作为长江中下游最大的全产业链奶牛场研制奶牛健康监测系统,实时监测7000头奶牛的生物体征,推动产业链数字化发展。

活动成效与未来之路向何处?

三方共赢的“乘数效应”。

养殖户得实惠:

青年兽医强本领:

(如咸宁市青年兽医优化鸡场生物安全方案)

防疫体系更健全:

破壁联动构建疫病防控新机制。

逐步建立与各级农业农村、疾控部门的流调溯源和联防联控机制,与省疾控中心形成人畜布病信息“周报制-月报制”,向疾控中心发布《畜间布病月报(1-5月)》,与卫生疾控部门“三同时”联合开展布病流调工作。目前已收到8个相关市州的流调报告。

响打造“永不撤离的服务队”。

活动虽阶段性收官,但机制仍将长效运行:

01 人才梯队化

将进场户经历纳入兽医工作绩效评定指标,激励青年扎根基层。

02 服务网络化:

以县为单位设立“青年兽医服务站”,常态化开展“科技赶集”活动。

03 技术迭代化

联合华中农大等机构研发新型防控技术方案,攻关布病、狂犬病等重点人畜共患病。今年,省疫控中心已联合阳新县农业农村局和华中农业大学签订《阳新屯鸟疫病综合防控技术科技合作协议》,打造阳新屯鸟专属生物安全体系。

“百名青年兽医进场户”是一次青春与乡土的“双向奔赴”。青年兽医以专业之力守护畜牧安康,广袤乡村成为他们成长的沃土。

下一步,省疫控中心将继续深化这一品牌行动,让兽医服务的“科技春雨”润泽千村万户,为湖北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建成支点注入更强动能。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公众号)


来源 |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

编辑 | 万禹龙

编审 | 何聆溪 焦子焰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