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连:好海参的营养密码

大连,一座空气里都是海的味道的城市。

这里有着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鲜味美学。海胆、海星、海螺、海虾、海蟹、海蛎子……但要问大连人最爱的鲜,还得是海参。在大连,海参不是奢侈品,是老妈的唠叨,是老爸的酒后吹牛,是礼盒里的“人情江湖”……海参早已超越食材本身,在炖煮蒸煨里融进了大连人的生活。

01 辽参:北纬39°孕育的海洋珍馐

长白山的余脉千山山脉在辽东半岛一路绵延,最终在金州地峡面前势穷力竭,一头跌落海中。但依旧有很多山峰顽强地探出海平面,于是形成蜿蜒曲折的海岸线。2211千米的海岸线,冠绝全国。

绵长的海岸不仅带来了非比寻常的景观,更造就了优异的海洋生态环境。坐落在黄海与渤海交汇的“海洋十字路口”,大连被神奇的北纬39°线穿过,这是被誉为海洋生物生长的“黄金纬度”。来自东北大陆江河寒冷淡水的低温低盐海水,与南方高温、高盐度的暖流形成冷暖对冲,水体交换快、洁净却不乏营养,大连海域的浮游生物和藻类特别丰富,为辽参提供一座天然的“五星级海景豪宅”。辽参自古被视为高品质滋补品。清代《本草纲目拾遗》载:“海参辽产最佳,吴、浙、闽、粤者肥大无味”,直接让辽参封神。然而,即使是大连人,也可能辨别不清好海参到底长啥样。为此,中国国家地理团队展开了一场辽参的深度溯源。

02 好海参长啥样

在大连人的饮食辞典中,「好海参得姓“辽”」这是对品质的执着宣言。粗壮的参刺是经历风浪的勋章,密集的腹足是长于海底的证明。如同顶级葡萄酒讲究“风土”,海参的品质同样深植于其生长环境。“一方水土养一方参”的智慧在此完美印证。「好海参长得慢」它们每年仅有春秋两季短暂摄食,其余时间则进入漫长的休眠。这种近乎“佛系”的缓慢生长,却造就了辽参紧实肥厚的肉质。一只辽参通常需3至5年自然生长才能达到捕捞标准,未足龄的幼参则会被海猛子放归大海继续“参造”。辽参,每一寸肉质都沉淀着海洋的精华。「好海参很怕热」当水温超过20℃时,辽参便会集体进入"夏眠"状态,代谢活动降至最低。这也使大连海域的含金量进一步上升——唯有水深充足、温度稳定、藻类丰富的海域,才能孕育出优质辽参。在大连,每一只足龄海参都历经时光的淬炼,将黄渤海的天然精华,凝聚成饱满的胶质与丰厚的营养。

03 好海参的营养密码

海参在民间素有“海中人参”的美誉,更是位列“海八珍”之首。经科学研究发现,海参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理想营养结构,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王玉明教授表示“海参里特有的营养功效成分有海参多糖和海参皂苷”。海参多糖,被誉为“海洋免疫黄金”,对提高免疫力、抗病毒等方面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海参皂苷(又称海参素),具有提升免疫力、抗肿瘤、抗血栓等潜在功效。

站在北纬39°的海岸线上,溯源本真,品海参之鲜。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公众号)


来源 | 中国国家地理

编辑 | 万禹龙

编审 | 何聆溪 焦子焰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