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孝昌县小悟乡的连绵群山中,有一片210亩的蜂糖李果园,这片“甜蜜银行”的缔造者,就是退伍军人田卫华。从保家卫国的战士到乡村振兴的带头人,他用十年坚守,将荒山变为乡亲们的致富园。
田卫华,1996年12月入伍,军旅生涯中屡获殊荣:1997年被评为优秀士兵,2000年9月入党,2003年因抗“非典”表现突出荣立三等功,还曾参与1998年抗洪、多次实战演习。
2007年转业后,他曾在重庆工作,后辗转深圳从事水果贸易。
2019年春节,回乡探亲的田卫华看到家乡大片荒山闲置,毅然决定带着积蓄返乡创业,引种市场紧俏的蜂糖李,带着在城市打拼的经验回到家乡,用一片果园串联起乡亲们的致富路,让荒山变成了“甜蜜银行”,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
这位对果子糖度了如指掌的“李专家”,十年前还是在深圳打拼的水果商贩。2019 年春节回乡,看着村里连片闲置的荒山,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中萌生:把市场紧俏的蜂糖李引回家乡。
田卫华表示:“蜂糖李的种植难度比较大,但是它的附加值非常高。我相信种好它以后,一定能带动一方乡亲。”
说干就干,田卫华带着十年积蓄回到家乡,流转210亩荒山种下了第一批蜂糖李苗。可创业之路远比想象中坎坷:技术空白、灌溉不便、2020年的雪灾冻害更是让刚起步的果园损失惨重。
“我们的蜂糖李从选址、土壤改良到树苗的培育,到病虫害防治等等,每个环节都需要专业的知识与精心的照料。当地政府也非常支持我们,这也坚定了我们发展的信心。”田卫华坦言。
面对困境,田卫华拿出军人的韧劲:跑遍贵州、四川等主产区选品种,去农科院请专家指导,自学专业书籍,参加农业培训。如今,果园不仅通了产业路,还建了滴灌系统,昔日荒山终于结出了“金果果”。
“现在一年在100万左右的产值是没有问题的。”田卫华自豪地说。
田卫华没有止步于自己致富。他成立合作社,免费给村民提供种苗和技术,还包销产品。在他带动下,周边400多亩荒山都种上了蜂糖李,还引进了水蜜桃、翠冠梨等品种,形成了多元化种植基地。
孝昌县小悟乡村民田忠强感慨道:“在他们的带动下,我们也种上了蜂糖李,他给我们提供了种苗技术,让我们放心地种植,还帮我们销售,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我们群众过上了好日子。”
如今,果园年产值稳定在100万元以上,带动30多户农户务工,每年为村集体增收6万多元。每到采摘季,山路上停满了来自武汉、孝感的自驾车,游客们挎着竹篮在林间穿梭,体验采摘乐趣。
从荒山到果园,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如今,这片“甜蜜果园”不仅富了口袋,更美了乡村。
“家乡的土地养育了我。我也希望能用自己的努力,让这片土地焕发新的生机,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田卫华深情地说。
眼下,田卫华又在规划新的蓝图:建冷库、搞深加工,打造“小悟蜂糖李”区域品牌。他说,要让这片土地的“甜蜜事业”越做越大,让更多乡亲尝到幸福的滋味。
田卫华表示:“看到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也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下一步,我将继续推动和带动进行扩种,为他们输出技术,并为他们的销售做好保障,共同打造特色品牌,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的活力。”
从保家卫国到振兴乡村,田卫华用行动诠释了退伍军人的本色。他的故事,正是千千万万扎根乡土、助力乡村振兴的奋斗者的缩影。
来源 | 孝昌融媒
编辑 | 魏舒婷
编审 | 何聆溪 焦子焰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