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时节,万物始收。从内蒙古的广袤平原到西南的丘陵山区,数百万亩马铃薯田正迎来关键收获期。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秋收战役中,中国农机院研发的“中农机”系列马铃薯收获机,正以科技之力重塑传统农耕图景,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
马铃薯作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年产量稳居世界首位,但机械化收获率却长期滞后于发达国家。传统人工收获不仅效率低下,更因劳动强度大导致招工难、成本高,而早期国产设备又面临伤薯率高、漏收率超10%等技术瓶颈。
中国农机院科研团队直面行业痛点,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从攻克关键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到因地制宜开发适配不同地域的机型,再到前瞻布局智慧农机引领未来趋势,如今最新研发的马铃薯收获机已搭载智能终端与远程监测系统,可实时传输作业深度、伤薯率等数据,为精准农业提供决策支持。“中农机”还构建了“科研—制造—服务”于一体的全链条体系,通过全国200余个服务网点提供定制化培训与快速维保,确保农机在马铃薯黄金收获期内稳定运行。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公众号)
来源 | 中国农机化导报
编辑 | 万禹龙
编审 | 何聆溪 焦子焰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