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兽医进场户,百战归来再“卷卷”

从大型猪企的兽医负责人到省级疫控中心的技术专家,樊杰博士的职业生涯始终围绕着“疫病防控”四个字展开。

2025年初夏,他站在麻城市一家生猪养殖场办公区内,和一群资深养殖企业家交流中大猪消化道疾病对造肉成本的影响,并阐明防控要点——这是湖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百名青年兽医进场户”活动的日常一幕,也是樊杰从企业技术骨干转型为全省疫病防控“桥梁”的缩影。

一、从企业到全省:技术人的使命蜕变

樊杰的履历烙印着扎实的产业经验。在加入湖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前,曾深耕大型猪企生产一线多年,对规模化养殖场疫病防控痛点如数家珍。

2025年,他作为中心骨干参与国药动保调研,与企业共商蓝耳病、猪流行性腹泻防控方案,将企业研发需求与省级技术资源精准对接。

“技术支撑,服务保障不是口号,而是打通实验室到栏舍的最后一公里。”——在调研座谈会上,他如是说。

这种“双向奔赴”正是湖北疫控中心的定位:做精省级技术引领,做实基层服务落地。中心拥有24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博士7人、硕士16人,构建起覆盖监测、流调、净化的全链条防控网络。而樊杰的角色,正是将产业需求转化为科研与行动的“翻译官”。

二、“进场户”活动:把论文写在养殖场

2025年,湖北省启动“百名青年兽医进场户”行动,直击基层痛点:在孝感汉川市,他与金鑫博士、华中农大专家联手,到田间实地查看猪场设计,为当地龙头猪场提出“三间驯化、监测淘汰、猪流整合和环境调控”的综合防控方案。

“养殖户最反感‘表格防疫’!”樊杰在调研笔记中写道。为此,他和李婷婷博士等人一起设计了《大型猪场生产防疫100问》,用“问题清单”代替“填表考核”,让技术指导从“流水线问答”变为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

三、创新防控模式:小农户联结大产业

面对湖北103个县区的分散养殖现状,樊杰走访全省不同规模猪场,推动了两项创新探索工作,“一面一点,大小都抓”:

1. 深入探索中小场户非洲猪瘟联防联控模式。通过阐述湖北生猪产业结构情况,探索建立适合不同区域的非瘟联防联控模式,推动政府、养殖集团与散户的联合防非,并绘制“湖北版动物疫病风险地图”,将孤立场户纳入全省防控体系。

2. 推广畜禽养殖场物资消毒“极简技术”。针对小场户设备有限的现实,他提炼出低成本、易操作的消毒流程,将复杂技术转化为“一看就会”的实操指南。

这些实践背后,正是省疫控中心推动“百名青年兽医进场户”活动的初衷。

正如樊杰所言:“躺着都是问题,做就会有答案。别躺了,卷起来!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公众号)


来源 | 湖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编辑 | 万禹龙

编审 | 何聆溪 焦子焰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