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兽医现场流行病学技术应用水平,完善湖北省兽医现场流行病学培训(HBFETPV)项目体系,8月5日至7日,由湖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松滋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承办的“湖北省兽医现场流行病学课程开发技术培训班”在松滋市成功召开。本次培训汇聚省内各级动物疫病流行病学专家、技术骨干及基层防疫人员,通过专题报告、案例分享、课件展示及课程体系研讨等形式,推动湖北省兽医流行病学培训体系的科学化、标准化建设。
省疫控中心副主任黄涛在开班仪式上强调,本次培训旨在打造符合湖北实际、满足基层需求、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精品课程及人才体系。黄涛用“天时地利人和”总结培训背景:国家高度重视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行业发展亟需提升兽医流行病学能力;湖北作为畜牧大省,地理环境与养殖结构多样,松滋等地实践经验丰富,为培训提供了坚实基础。他提出,培训的核心目标是构建标准化、科学实用的课程体系,突出湖北特色,培养本土人才;本次参训学员要珍惜机会,解放思想,学以致用,同时要注重作风建设,为全省兽医流行病学发展贡献力量。
培训内容:理论与实践并重
省疫控中心甘喆详细介绍了项目的定位、目标及发展历程,并通过两次培训需求调查问卷结果,分析了防疫人员的实际需求,为后续课程优化和讲师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鄂州市疫控中心吕新慧以“从理论到实践”为主题,分享了本地将流行病学培训转化为服务养殖产业和科研验证的创新模式。
孝感市疫控中心主任郑露介绍以“精准溯源”为核心目标,边调研、边研讨、边分析的培训模式,展示了培训在拓宽视野、更新理论和提升团队协作方面的成效。
松滋市疫控中心副主任王永雄介绍松滋市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实战实训解决养殖户实际疫病防控问题,将培训成果延伸至田间地头,打造了扎实的群众品牌。
课件展示与研讨
本次培训还收集了60个课件,内容涵盖流行病学基础理论、实践应用、专题技术及综合模块。省疫控中心裴洁博士介绍了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疫控部门和高校科研院所培训课程的内容及课程设计开发的特点。她提出,课程开发应以培训对象和目的为导向,进行分层次的内容设计。与会专家围绕流行病学涉及的20个板块展开深入讨论,并就不同层次培训目标达成了共识。
本次培训班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计、丰富的案例教学和深入的分层研讨,为湖北省兽医流行病学培训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未来,湖北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持续优化课程内容、壮大讲师队伍、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兽医流行病学更好服务于动物疫病防控实践,为动物疫病防控贡献“湖北智慧”和“湖北力量”。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公众号)
来源 | 湖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编辑 | 万禹龙
编审 | 何聆溪 焦子焰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