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在内蒙古兴安盟举行的草畜平衡智能监管终端现场观摩会上,由赵春江院士团队研发的国内首台草畜平衡智能监管终端正式上线发布,标志着智慧监管技术在草原生态保护领域取得新突破。
据悉,该监管终端由兴安盟联合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共同研发。终端深度集成物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草原植被实时监测与载畜量动态评估,助力草原放牧智能化管理与草畜资源科学利用。该终端已在兴安盟科右前旗乌兰毛都苏木应用示范,草蓄平衡指数可降低到10%以下,草地退化面积减少20%;按每亩草地恢复成本50元计算,1万亩草原节省生态修复投入10万元。
“此项技术的应用推广,将有力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兴安盟农牧科学院党总支书记王玉泉表示,下一步兴安盟将着力拓展智能监管技术的应用场景与覆盖范围,持续深化与各科研院所、企业的战略合作,努力打造草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兴安样板”,引领草原管理向智能化、精细化方向迈进。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公众号)
来源 | 中国农机化导报
编辑 | 万禹龙
编审 | 何聆溪 焦子焰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