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值需求旺季,但鸡蛋市场却陷入“跌跌不休”的困局,供需失衡与市场情绪悲观是此轮鸡蛋价格持续下跌的核心原因。
“鸡蛋现货价格该涨不涨,其背后反映的是市场供应规模偏大、需求启动迟缓、‘旺季不旺’的特征。”五矿期货分析师王俊表示。
8月国内鸡蛋市场延续弱势震荡格局。月初鸡蛋价格出现明显下挫,全国主产区鸡蛋均价一度跌至2.86元/斤的阶段性低位,较月初价格下跌幅度达8.63%。之后蛋价虽触底反弹,但回升力度有限。截至8月15日,全国主产区鸡蛋均价3.03元/斤,较最低点仅反弹0.17元/斤,价格的疲软直接导致了养殖盈利状态再度由正转负。
回顾7月底,随着鸡蛋价格阶段性回暖,蛋鸡养殖刚刚摆脱持续亏损,实现了短暂的盈利转正,行业稍得喘息。但进入8月以来,养殖盈利持续为负,截至15日,8月平均单斤鸡蛋利润-0.25元,较7月底下降0.19元。持续低迷的行情对养殖端构成了沉重的压力。
根据卓创资讯监测的数据显示,短期鸡蛋价格受供需双方面压力影响,存下跌预期,虽进入9月后,仍有中秋需求的拉动,但考虑到8-9月持续增加的存栏量以及冷库蛋的冲击,9月鸡蛋价格冲高幅度有限,同时玉米、豆粕等主要养殖成本并未出现趋势性下跌的预期,养殖成本支撑依然较强。
据光大期货研究所鸡蛋分析师孔海兰介绍,从时间周期上来看,8月中下旬逐渐进入鸡蛋需求旺季,按照季节性规律,鸡蛋现货价格将出现季节性反弹。然而,蛋鸡存栏量处于历史同期高位,供给端对蛋价形成利空。
“持续低迷的行情叠加‘旺季不旺’的现状,令养殖端压力较大。同时,为了规避中秋、国庆双节后价格季节性走弱的风险,养殖企业倾向于节前淘汰适龄蛋鸡,导致近期淘汰老母鸡情绪加大,淘汰鸡价格和日龄加速回落。”徽商期货鸡蛋分析师尉秀说。
在缺乏强有力的、能够推动蛋价持续显著回升的需求增量出现之前,养殖盈利难有明显回温。这也将导致更多的养殖企业产生淘汰老母鸡的想法。同时中秋、国庆双节是传统的鸡蛋消费旺季,各环节于节前完成备货后,市场需求往往在节后出现明显的季节性回落。所以养殖企业为了避免在节后可能的更深低谷中承受更大的损失,更倾向于节前进行淘汰适龄蛋鸡,以锁定部分收益。故从供应方面来看,老母鸡出栏量仍有增加预期。
面对即将到来的中秋、国庆备货季,市场仍然持谨慎态度。孔海兰表示,短期来看,各地持续高温,叠加蛋价延续弱势,贸易商以随采随销为主,主动备货的意愿不强。但从时间上看,备货季将对终端需求形成提振。目前需求端暂无新增亮点,考虑到供应端的压力,预计鸡蛋价格年内高点低于去年同期。
卓创资讯认为,8月下旬至9月份,老母鸡市场在供应、需求双方面的压力下,叠加预期不高的鸡蛋价格影响,或仍存一定下跌空间。预计9月月均价在4.40元/斤左右,最低价或有破4.00元/斤的可能。
“一方面,当前市场情绪较为悲观,基础供应过剩,叠加冷库蛋出库和换羽鸡开产,库存偏高、供大于求的市场特征较为明显,短期鸡蛋价格持续承压。另一方面,今年中秋节推后,中下游拿货意愿不强,但需求只会延后不会消失,随着节日的临近,前期被抑制的需求有重新回归的可能。9月份以后现货价格仍然存在上涨的空间,但在偏高供应的抑制下,对未来价格反弹不宜期待过高。”王俊表示。
尉秀也认为,考虑到8月至9月持续增加的存栏量以及冷库蛋的冲击,预计鸡蛋价格冲高幅度有限。在高存栏、供需矛盾未改善的情况下,蛋价难有趋势性转好的可能。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公众号)
来源 | 期货日报
编辑 | 万禹龙
编审 | 杨圣贤 焦子焰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