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鲍鱼深受广大食客的推崇,在中国四大海味(鲍、翅、肚、参)中,鲍鱼位列首位。
鲍鱼是一种单壳软体动物,并不属于鱼类,而是属于海洋贝类的一种。鲍鱼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质、糖类等。
鲍鱼的营养成分
《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数据显示,每100克鲍鱼(杂色鲍)含蛋白质12.6克、脂肪0.8克、胆固醇242毫克、维生素A24微克、烟酸0.20毫克、维生素E2.20毫克、钙266毫克、磷77毫克、钾136毫克、钠2011.7毫克、镁59毫克、铁22.6毫克、锌1.75毫克、硒21.38微克。
每100克鲍鱼(干)中含蛋白质54.1克、脂肪5.6克、维生素A28微克、烟酸7.20毫克、维生素E0.85毫克、钙143毫克、磷251毫克、钾366毫克、钠2316.2毫克、镁352毫克、铁6.8毫克、锌1.68毫克、硒66.60微克。
研究数据显示,皱纹盘鲍、杂色鲍、绿鲍、杂交鲍肌肉的蛋白质含量基本接近,在18.92%~21.63%;脂肪含量在0.04%~0.09%。与其他动物食品相比,皱纹盘鲍、杂色鲍、绿鲍的蛋白质含量均高于鸡(19.3%)、猪(17.9%)等动物,且高于鸡蛋(12.8%);而脂肪含量又远低于鸡(9.4%)等动物。因此,鲍鱼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类食物,可以作为广大消费者动物蛋白摄入源。
鲍鱼的营养价值
研究结果显示,鲍鱼含有丰富的赖氨酸和苏氨酸,且为人体必需氨基酸,赖氨酸可以提高钙的吸收以及促进幼儿生长发育,苏氨酸可以缓解人体疲劳以及促进生长发育。因此,鲍鱼可以作为补充赖氨酸和苏氨酸的优质蛋白质来源。
在鲍鱼肌肉中共检测出17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6种,单不饱和脂肪酸4种,多不饱和脂肪酸7种。
饱和脂肪酸含量在34.85%~36.35%。其中,含量最高的为棕榈酸,在20.16%~22.18%。棕榈酸可以促进肠道对脂肪酸和钙的吸收,以改善便秘、消化问题。因此,经常食用鲍鱼有助于肠道健康。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21.64%~23.95%。其中,油酸含量最高,在14.46%~16.0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平均含量为41.83%。其中,EPA含量平均为12.32%,DHA含量平均为1.57%。相比较而言,鲍鱼的DHA含量较低,但EPA含量比海鳗、小黄鱼、带鱼等名优海水鱼高。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预防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同时调节人体的脂质代谢,促进生长发育,且在美容、减肥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因此,经常食用鲍鱼可有效补充人体所需多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EPA。
此外,鲍鱼还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其中Na、K含量最高,其他微量元素含量顺序为:Mg>Fe>Ca>Zn>Cu>As>Ni>Mn>Se>Cr>Pb>Hg。钾在人体内的主要作用是参与能量代谢以及维持酸碱平衡。锌对儿童的生长及智力发育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有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因此,鲍鱼是人体摄取钾、锌的优质食物。
综合来看,鲍鱼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水产品,整体营养价值不错,但对于高血压、高血脂病人来说,鲍鱼属高胆固醇、高钠食物,平时食用要注意。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公众号)
来源 | 中国水产杂志社
编辑 | 万禹龙
编审 | 杨圣贤 焦子焰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