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地方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下)

2025年9月

河南省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河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

9月份气温逐步回落,进入冷暖空气交替阶段,预测河南省养殖水温平均在25℃~28℃之间,池塘上下水层对流频繁,池塘养殖生物存池量增大,如遇到闷热、阴雨等不利天气,极易引起鱼类缺氧、浮头或泛池,并诱发各类疾病。因此要注意关注养殖水体溶解氧、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指标变化,做好防范工作。

一 预测预报

(一)鱼类:易发鲤浮肿病、锦鲤疱疹病毒病、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肠炎病、车轮虫病、黏孢子虫病和指环虫病等。其中,草鱼易发草鱼出血病、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和肠炎病;鲢鳙鱼易发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等;斑点叉尾鮰易发鮰类肠败血症和车轮虫病。需关注全省各养殖区,重点是沿黄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区域。

(二)虾蟹类:河蟹易发水肿病、黑鳃病等。重点关注豫东和豫南养殖区域。(三)爬行类:中华鳖易发鳖腮腺炎病和红底板病等,重点关注豫中和豫西南中华鳖养殖区域。

二 防控措施

(一)预防措施1.严格消毒。一是苗种和池塘消毒;二是生产工具消毒;三是食场消毒。2.科学投喂。坚持“四定”原则,每15天左右拌料投喂维生素C钠粉(水产用)和免疫多糖等,增强养殖鱼类抗病能力。3.加强管理。每日监测水环境的pH、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发现异常及时采取调水、增氧等应对措施,确保养殖环境稳定。4.生态防治。控制养殖密度,适当稀养;种植水生蔬菜,改善养殖水体环境;使用微生态制剂调理水质,注意增氧。5.免疫接种。对草鱼出血病和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可以提前注射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和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灭活疫苗。

(二)治疗措施1.鱼类病毒病。可用水产多维和中西药合剂调理肝肾,内服大黄末等国标渔药中成药。2.鱼类细菌病。细菌性疾病可外用国标渔药氯制剂或聚维酮碘溶液(水产用)全池泼洒,内服药物建议先做药敏试验。3.鱼类寄生虫病。车轮虫病可用硫酸铜硫酸亚铁粉(水产用);三代虫病、指环虫病可用甲苯咪唑溶液(水产用)或精制敌百虫粉(水产用);黏孢子虫病可用盐酸氯苯胍粉(水产用)。

2025年9月

海南省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海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

9月份水温较高,水体中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繁殖迅速。养殖品种正处于生长高峰期,粪便、残饵等有机质迅速累积,导致池塘水质浑浊,底质恶化,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超标现象频发。9月仍为台风、雷雨频发期,养殖户需时刻留意台风、强降雨等预警信息,及时加固养殖设施,强化生产管理,确保水质调控得当,投喂科学合理,并预先采取防范措施,全力做好养殖病害的预防工作。

一 病情预测

(一)南美白对虾:易发生白班综合征、十足目虹彩病毒病、黑鳃病、虾肝肠胞虫病等;重点关注文昌、琼海、儋州、临高和东方等对虾养殖及对虾苗种繁育区域。

(二)石斑鱼:易发生病毒性神经坏死病、车轮虫病、弧菌引起的烂身病和细菌性肠炎病等;重点关注乐东、东方、文昌、琼海、万宁和陵水等石斑鱼养殖密集区域。

(三)罗非鱼:易发生链球菌病、柱状黄杆菌病、弧菌病、缺氧症、肠炎病等;重点关注海口、文昌、定安、琼海等罗非鱼养殖密集区域。

(四)卵形鲳鲹(金鲳鱼):易发生水霉病、链球菌病、烂身病以及其他细菌性疾病等;应重点关注三亚、临高、万宁、陵水、昌江、儋州、澄迈等地的卵形鲳鲹(金鲳鱼)养殖密集区。

(五)东方螺:易发生弧菌病,需重点关注文昌、昌江等地的东方螺养殖密集区。

二 防治措施

(一)南美白对虾虾类病毒性疾病重在预防,从提高对虾抗应激能力、改善和优化水体环境、切断病原传播途径等方面着手。选用良种场或声誉好的苗种繁育场引进苗种,确保投放不携带病原、无伤、体质健壮的苗种。做好因突发性天气变化引起水环境突变的应急防范工作,在天气突变前后及时为对虾补充营养,调理肠道,提高抗应激能力。维持对虾消化道健康,主要通过发酵饲料或者有益菌拌服,如投喂维生素C、E和免疫多糖类物质,增强虾体免疫力,满足对虾营养需求。在对虾养殖中,通过分离饲料与虾类粪便,可以有效避免对虾摄食粪便,从而降低粪便污染饲料和养殖水体的风险。同时,及时清除虾类粪便对于保持水质至关重要。

(二)石斑鱼坚持“以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要注意养殖用水须经严格过滤消毒,培育良好水质,保持水质清新。养殖过程中要勤巡塘,及时加注新水,控制放养密度,减少因养殖操作而造成的鱼体摩擦损伤,降低病原侵入风险。控制合理的投饵量,高温季节适当减少单次投料量,缩短投喂间隔时间,选择信誉好的专业饲料生产厂家配制的饲料,科学投喂,合理饲养,保持饵料新鲜,防止蛋白质变质和脂肪氧化分解,防止饲料受潮发霉。为加强养殖动物保健与抗应激能力,建议在其饲料中拌入具有保肝护胆、抗病毒功效的国标渔药中成药,以及中药多糖、复合免发酵丁酸等营养物质,从而有效提升养殖动物的机体抵抗力。发病时,及时隔离、清除病鱼,并加强吸污,加大换水量,同时注意对鱼池及工具及时消毒。

(三)罗非鱼应着重做好水质调控工作,特别是在养殖后期,由于投喂量增加导致水色变浓,进而影响水体的理化指标,此时需及时改良底质,并加强对水环境的监控,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加强养殖后期生产管理,科学使用增氧机,通过增氧机搅动,促进上下层水体交换,打破溶氧、温度分层,保证整个养殖水体溶氧充足、温度平衡,防止发生缺氧泛塘。高温天气应勤巡塘,及时根据气温变化调整投饵时间和投喂量,确保养殖动物营养需求及减少残饵。定期做好水质和食台消毒等工作,控制养殖密度,投喂多维和免疫增强剂等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控制合理养殖密度,当养殖水产达到商品规格时,应及时起捕上市,并在操作过程中仔细小心,以防存塘动物受伤或引发应激反应。上市前,应严格遵守国标渔药的休药期管理规定,确保水产品供应质量安全。

(四)卵形鲳鲹(金鲳鱼)尽量按需投喂,避免残饵过多污染水质。定期清洗网箱,保持网箱清洁和水流交换畅通。一旦发现死鱼,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以防病害进一步扩散和蔓延。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现养殖品种出现大规模发病和大量死亡现象,要及时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报告,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诊治,明确具体致病源后选择对症药物进行治疗,确保治疗的针对性,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病情的扩散。

2025年9月

四川省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四川省水产局

9月份,气温、水温开始回落,有利于水产养殖动物的摄食和生长,此时昼夜温差较大,各养殖场(户)应注重水环境指标稳定,避免因管理不善或天气变化而引发养殖病害。9月份需重点关注以下疾病并做好防控准备。

一 病情预测

(一)病毒性疾病:鲫易发鲫造血器官坏死病,草鱼易发草鱼出血病,大口黑鲈易发虹彩病毒病,全省各鲫、草鱼、鲈鱼养殖区应重点防控。

(二)细菌性疾病:草鱼、鲢、鳙、鲫和黄颡鱼等易感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等,鲈等易感诺卡氏菌病,全省各养殖区应重点防控。

(三)寄生虫病:鲢、鳙、鲫、黄颡鱼等易感指环虫病和车轮虫病等,全省各养殖区应重点防控。

二 防控措施

(一)科学饲养管理:合理投喂饲料,极端天气前后可在饲料中适量添加提高免疫力的饲料添加剂;定期使用生石灰等泼洒水体,坚持巡塘,发现缺氧应及时采取开启增氧机、加注新水等措施。

(二)病毒性疾病:病毒病以预防为主,发病时应及时对患病动物、养殖尾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水体交叉污染,防止病原扩散。

(三)细菌性疾病: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和诺卡氏菌病可全池泼洒溴氯海因粉(水产用)、聚维酮碘溶液(水产用)或次氯酸钠溶液(水产用)等消毒剂。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可拌饲投喂恩诺沙星粉(水产用)、盐酸多西环素粉(水产用)或氟苯尼考粉。肠炎病可拌饲投喂恩诺沙星粉(水产用)、复方磺胺嘧啶粉(水产用)。诺卡氏菌病早期减少饲料投喂,及时在饲料中拌喂盐酸多西环素粉(水产用)、复方磺胺嘧啶粉(水产用)等抗菌药进行内服治疗,并可拌饲投喂维生素C钠粉(水产用)和三黄散(水产用)等增强免疫力等(以上药品具体用量参照水产养殖用兽药商品说明书)。

(四)寄生虫病:指环虫病可全池泼洒敌百虫溶液(水产用)或甲苯咪唑溶液(水产用),采用饲料拌喂复方甲苯咪唑粉、阿苯达唑粉。车轮虫病可全池泼洒硫酸铜硫酸亚铁粉(水产用),采用饲料拌喂苦参末、雷丸槟榔散等中成药(以上药品具体用量参照水产养殖用兽药商品说明书)。

2025年9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产发展中心

9月,新疆将进入养殖后期,池塘载鱼量大,昼夜温差增加,养殖场要特别注意养殖水体理化指标的变化,加强日常管理。9月需重点关注以下疾病并做好防控准备。

一 病情预测

(一)草鱼出血病:病原为草鱼呼肠孤病毒,主要危害草鱼鱼种。患病鱼出现鳃盖或鳍条基部出血,肌肉点状或块状出血、肠壁和肝脾充血等症状。发病水温为20℃~30℃。

(二)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多种细菌,危害对象主要有草鱼、鲫、鲢、鳙、斑点叉尾鮰等,患病鱼体表及内脏充血、出血,有淡黄色或红色腹水等。该病在水温9℃~36℃均有流行,流行时间为3~11月,高峰期5~9月。

(三)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原为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主要危害虹鳟、金鳟,在8℃~15℃时流行。主要症状为狂游,突眼,有腹水,肛门处拖1条长而粗的黏液便,鳍基、口腔、肌肉等出血。

(四)传染性胰脏坏死病:主要危害虹鳟、金鳟,在8℃~16℃时流行。患病鱼嗜睡、精神萎靡,沉于网箱底部。发病期死亡率高,腹部膨大、眼球点状出血、鳃发白并伴有出血点。剖检症状主要为腹水、鳔水肿、脾脏肿大、肝脏暗黑。

(五)锚头鳋病:主要危害鲤、鲫、鲢、鳙、草鱼等淡水鱼类。锚头鳋一般寄生在鱼类肌肉、鳞下、口腔等部位,患病鱼食欲减退、身体瘦弱、烦躁不安,体表或鳞片腹面可见细针状虫体。繁殖适温为12℃~33℃。

(六)肝胆综合征: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底质恶化,饲料酸败变质、营养成分失衡以及维生素缺乏等易发生此病,主要危害草鱼、鲤、鲫、斑点叉尾鮰、加州鲈、河鲈等,典型症状为肝胆肿大、变色,主要由饲料投喂过量、药物滥用、营养成分失衡等原因引起。

(七)白斑综合征:病原为白斑综合征病毒,主要危害对象为南美白对虾,病虾行动异常,甲壳上出现白点。一般在水温18℃~30℃时易暴发,发病急,死亡率高。

(八)十足目虹彩病毒病:病原为十足目虹彩病毒Ⅰ型,主要危害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等,病虾活力下降、停止摄食,额剑基部甲壳下呈现白色三角区域病变。水温16℃~32℃易发病。

二 综合防治措施

(一)预防措施1.关注天气变化并加强水质监测。每日对水体氨氮、亚硝酸盐、溶氧、pH等理化指标进行监测。定期调节水质或加注新水,定期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合理使用水质改良剂调节水质。2.增强体质。定期投喂维生素C钠粉(水产用)等提高鱼体免疫力,根据气温变化及时调整投饵时间和投喂量,增强鱼类体质并保持健康,确保鱼类在越冬前处于最优状态。3.加强养殖生产管理。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对已经达到商品规格的养殖鱼类及时起捕上市,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存塘鱼类受伤或产生应激反应。用药时参考《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2024年1、2号)》,选择国家批准的水产养殖用兽药,上市前应严格遵守渔药的休药期管理规定,确保水产品上市供应质量安全。4.加强疫病监测。在巡塘过程中发现亚健康鱼体,应及时通过全国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服务网(www.adds.org.cn),在常见疾病中查询。初步诊断为疑似草鱼出血病、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白斑综合征、虾肝肠胞虫病、十足目虹彩病毒病等,应立即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报告,并送样品到实验室确诊,做到对症用药,科学防治。

(二)治疗措施1.草鱼出血病:目前无有效治疗药物,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养殖初期进苗时进行免疫接种,在发病季节使用聚维酮碘溶液(水产用)全池泼洒进行水体消毒,也可用生石灰等消毒剂全池泼洒,有预防及辅助治疗作用。2.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外用可采用含氯石灰(水产用)全池泼洒消毒,内服氟苯尼考粉等广谱抗生素。3.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传染性胰脏坏死病:降低投喂量的同时,及时捕捞上市降低养殖密度,投喂大黄末等中成药有一定防治作用。4.锚头鳋病:使用敌百虫溶液(水产用)全池泼洒,用法用量参照说明书。5.肝胆综合征:发病时停止投喂或少投喂;投喂配合饲料的草食性鱼类,最好每天适当投喂一些黑麦草、苏丹草等草食性饲料;防止饲料中蛋白质变质和脂肪氧化,防止饲料受潮发霉变质;饲料中添加盐酸甜菜碱预混剂(水产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或用三黄散(水产用)等中成药与维生素一起拌饲投喂。6.白斑综合征:应通过改善养殖密度、泼洒复合微生态制剂改良水质、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和免疫多糖增强体质等措施防止病情发展。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公众号)


来源 |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编辑 | 万禹龙

编审 | 杨圣贤 焦子焰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