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和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共同主办的“盐碱水土一体化渔农综合利用研讨暨现场观摩会”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召开。会议旨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切实加强耕地保护,抓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推进盐碱地治理的有关要求,通过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加大盐碱地水产养殖模式集成创新与示范推广力度,有效拓展水产养殖发展空间,促进盐碱资源渔农综合利用,提高盐碱地种植、养殖综合效益,推动科技支撑乡村振兴。
会议现场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二级巡视员何艺兵,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袁晓初,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崔国辉,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中国水产学会秘书长韩刚,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厅长王建,银川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玉龙,贺兰县委常委、副县长唐健等出席会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玉梅主持会议。会议指出,我国是一个盐碱地资源大国,拥有盐碱地14.9亿亩、盐碱水域6.9亿亩。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不仅能拓展渔业发展新空间,也为保障粮食安全开辟了新路径。近年来,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盐碱地水产养殖,2019年经国务院同意,农业农村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盐碱水域资源开发利用,积极发展盐碱水养殖。2021年以来,连续五年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重点推广盐碱水绿色养殖技术,2022年成立了“盐碱地水产养殖科技创新联盟”,构建产学研推用一体化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先后突破了盐碱水质改良调控、耐盐碱品种选育等关键技术,研发了节水循环养殖模式;形成东北特色养殖与种养治碱、西北精准养殖与降盐排碱、华北综合养殖与洗盐排碱、华东工程化养殖与上农下渔的盐碱绿洲等四种盐碱水渔业新业态,累计养殖面积超过360万亩,实现产值430亿元。43家盐碱渔业研究应用优势单位共同成立了“盐碱地水产养殖科技创新联盟”,协同开展技术集成、模式优化与规模化示范应用,构建了高效的产学研推用一体化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会议现场会议表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自20世纪90年代起,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聚焦盐碱水土资源利用,集智攻关、协同推进,推动盐碱水土一体化渔农综合利用从概念探索、技术研发走向规模化示范与区域化推广,盐碱水土一体化渔农综合利用取得丰硕成果,理论创新与技术体系构建取得突破、规模化示范与推广应用成效显著、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提升。下一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以提升盐碱水土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提升社会和生态效益为目标,与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及政产学研一起,加强关键技术集成创新,开展系统性协同攻关,构建渔农融合创新体系,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扩大应用成效,为充分挖掘盐碱水土资源潜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会议表示,“十四五”以来,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和各地水产技术推广部门针对盐碱地水产养殖产业发展堵点卡点,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攻关,扎实开展技术模式集成熟化、示范推广,有力推动了盐碱地水产养殖业发展。日前,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印发《盐碱地水产养殖模式联合示范推广实施方案》,启动盐碱地水产养殖模式推广、科研、经营主体联合示范推广活动。下一步,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要以“科创中国”盐碱水产养殖与渔农综合利用科技服务团为抓手,联合各方优势力量,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落地转化应用,共同推进盐碱地水产养殖业发展,为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和水产品稳产保供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会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就开展盐碱水土一体化渔农综合利用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作了分享汇报。与会代表就当前盐碱地水产养殖模式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推动盐碱地水产养殖科技成果转化进行了深入交流。
签约、授牌仪式会议期间,中国水产学会、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宁夏回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共同签订《“科创中国”盐碱水产养殖与渔农综合利用科技服务团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中国水产学会、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将牵头建立科研院所、科协、推广机构的协同工作机制,共同打造“科创中国”盐碱水产养殖与渔农综合利用科技服务团样板间,为盐碱水产养殖做好全方位服务工作。
现场观摩会后,与会代表赴兰丰村、科海渔业、稻渔空间进行现场观摩。来自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和院属各所(站)、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宁夏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以及涉渔科研院校、企业、涉盐碱水土综合利用相关省份推广部门的代表近100人参加会议。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公众号)
来源 | 中国渔业报
编辑 | 万禹龙
编审 | 杨圣贤 焦子焰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