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机所创新提出“农机智能引擎”!专家研讨“落地”路径!

近日,一场聚焦智能农机软件发展的专家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围绕农业农村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提出的“农机智能引擎(AMES)”核心概念,深入探讨其研发方向、落地应用及产业化路径。

研讨会上,专家们围绕农机智能引擎(AMES)的研发与落地应用展开深度交流,剖析当前智能农机软件发展的核心痛点与难点。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农机领域的深入渗透,农机控制技术不断升级,智能化程度、数据依赖度、算法复杂度及算力需求同步攀升,软件在智能农机中的地位愈发重要。然而,研发成本高、适配性弱、产业化衔接不畅等问题,成为制约智能农机软件发展的瓶颈。专家们在肯定农机智能引擎(AMES)概念创新性与必要性的基础上,从技术路径、研发方向、应用场景等多维度提出针对性建议:技术上需强化与车载通用基础软件的融合,研发上聚焦“感知—决策—执行”全链条的稳定性与自主可控性,应用上优先覆盖作业域、智驾域等核心领域,推动技术与农业生产实际需求精准对接。通过“农机+AMES”组合模式,助力传统农机升级为智能农机,实现“自主感知、智能决策、精准执行、自动控制、协同管理”五大核心能力的“解决方案”。特别是通过软件可重用性降低研发成本,提升研发效率与软件质量。

与会专家分析,当前人工智能、电动化、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AMES的研发与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国在电动化领域已形成显著优势,动力电池全球市占率达62.9%,电机电控技术具备国际竞争力,电动化技术正加速向农机行业渗透。而电动车“电子电气架构为核心”的设计逻辑,与AMES“软件定义硬件”的理念高度契合,为更高阶农机智能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谈及下一步发展,农业农村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周国明所长表示,将依托所办企业中农国科(南京)智能装备科技公司,在典型新型电动化农机装备上开展验证与熟化,推动AMES从“原型”向“产品”转变;同时不断深化与科研团队、农机制造企业的合作,拓展AMES应用场景,促进其在更多农机机型上落地,加速产业化进程。  

来自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科集团普华基础软件公司、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科院重大任务局以及本报的专家学者参与了研讨交流。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公众号)


来源 | 中国农机化导报

编辑 | 万禹龙

编审 | 杨圣贤 焦子焰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