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家油菜无人农场亮相!

近日,油菜无人化种植暨耕播机械化技术与装备观摩演示会在湖北襄阳举行。由华中农业大学与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联合打造的全国首家油菜种植无人农场现场亮相,集中展示了湖北自主研发的油菜无人化种植技术系统以及18套油菜耕播新装备。

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长江流域是我国冬油菜最集中的产区,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85%左右。这一区域主要采用稻油轮作模式,水稻收获后播种油菜,时间茬口紧、秸秆量大、土壤黏重、机具适应差,容易出现种子漏播、断垄现象,造成产量损失。

2019年起,在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支持下,华中农业大学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与装备团队在襄州区汇吉兴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油菜种植无人农场试验示范,集成油菜精准变量播种作业和无人作业系统关键技术,向这一难题发起攻关。

观摩会现场可以看到,农场面积1100亩,科研人员站在田埂边通过遥控启动油菜无人化种植作业系统,一台台无人驾驶拖拉机、播种机立刻应声出动,自主行走、掉头、转弯……一气呵成。

据了解,油菜无人化种植作业系统关键技术包括高精度地图构建、全覆盖路径规划、无人导航技术、播种质量可追溯,实现油菜播种作业无人化、肥投入精量变量化、种肥播施调控自动化、种肥投入可视化和作业质量自动化评估。

高精度数字地图实现播种作业对行误差小于3cm的精准作业;开发AI田间障碍物识别算法,实现遇障自动停车与自动重启作业;采用梭行外螺旋路径规划方法,田间播种作业覆盖率可达95%以上,采用一退两切转弯控制策略和两退三切调头方式,攻克了拖拉机田间地头自动转弯、换行难题,提升了无人播种换行作业的精度和效率;构建云-端模式的多机协同作业路径规划及控制,实现自动定点泊车补肥补种、多地块多装备同步作业。

通过与省内外农机深度合作,目前,这些华中农业大学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与装备团队研发的先进装备已在全国20多个省份推广应用。

“创建油菜种植无人农场,一方面是在为油菜产业提质增效探索新路,更一方面是为了破解当前以及今后农业生产‘有机无人’问题。”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农机发展处处长吴昭雄表示,试验数据表明,通过推广油菜无人化种植技术,每亩可节本10%以上、省工70%以上,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降低劳动成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作出示范。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公众号)


来源 | 中国农机化导报

编辑 | 万禹龙

编审 | 杨圣贤 焦子焰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