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竹溪县巧打亲情牌,打好政策组合拳,最大限度调动能人回乡创业、兴业。截至目前,全县吸引276名能人返乡,吸纳4.5亿元民间资本,培植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200余个、扶贫车间170余个,5000余名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建成茶叶、生漆等特色产业基地近20万亩。
“徐书记上任以后,我们村变化很大,路上铺了沥青,夜晚出行有路灯,家门口有企业,我月收入3000多元。”3月8日,龙坝镇肖家边村村民肖冬梅说。2018年,受龙坝镇党委邀请,外地经商的徐远明回到肖家边村担任村支书。他牵头投资1200万元,兴建占地150亩的食用菌产业园,引进自动化生产线,年出菇40万棒。去年,肖家边食用菌生产车间支付土地流转租金10.9万元,发放劳务费200余万元,带动1150个贫困户户均增收1.5万元。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核心看“头羊”。“今年是村两委换届年,我们将逐村召开流动党员、返乡能人座谈会,鼓励他们返乡创业或到村任职,为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组织保障。”竹溪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李伟说,目前已初步摸排掌握有意愿回乡任职创业能人和流动党员824人。
图文来源:农村新报 记者肖敏、通讯员郭军
责任编辑:杜金乐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