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鲜红色的荣誉证说明我过往种烟所做的那些事是对的,更是对我今后要走的路给予了厚望!”
2月23日,当咸丰县坪坝营镇杨洞村烟农伍勇军捧着省烟草专卖局授予的2021年度“湖北省十佳职业烟农”的荣誉证的时候,从他那朴实的语言,刚毅的神色中流露出这位在“烟海”里弄潮近20年,集多次被地方政府和烟草部门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职业烟农”、“种烟能手”和“致富带头人”等荣誉于一身的中年人,将一如既往地在科学种烟、扶危帮困、烟叶产业发展道路上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兴烟弄潮追梦人。
科技兴烟带头人
伍勇军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专毕业后,就挤上南下的列车,加入到打工挣钱养家糊口的日子,然而,不几年间,由于牵挂家中老少,只好踏上返乡行程,打起了在家乡发展产业勤劳致富,实现过上幸福生活梦想的如意算盘。
当他一心在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生财道路的时候,该县吹响了吸纳能人种烟,培优烟农队伍,稳定种植规模的“冲锋号”。这无疑给他注入了一剂“强心剂”,让他看到了希望。
2015年,他和爱人杨永华商量,拿定了趁乡亲们热衷外出务工,租赁适宜闲置土地种烟的主意。他到烟草部门签订种植合同,认真按照技术员教的方法移栽、管理、采烤烟叶。
“照技术员讲的方式方法种烟,地里的烟叶长势好,烘烤出房香,卖的价钱高!”他第一年种烟就尝到了甜头,于是,他想种烟是技术活,只要在技术员指导下,科学种烟的道路会越走越宽阔。
从此,伍勇军都会把烟草部门推广的种烟新技术,管理好方法“搬进”烟田,一门心思把自己的烟田当做技术员推广新技术的示范田来种,作为烟农观摩学习的样板田来办。不几年间,他就成了名声响当当的科学种烟致富带头人。
“记得技术员动员大家采用‘井窖式’小壮苗移栽技术栽烟的第一年,我也有些担心,早早地把烟苗栽在‘土坑坑’里不晓得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长出土。”杨永华若有所思:“那晓得,他不和我商量,就爽爽快快答应了。”
“还莫说,‘井窖式’移栽栽的那几十亩小壮苗比以前栽的大苗成活率高,长得快,好烘烤!”伍勇军在交售完烟叶,盘算一年收入的时候,惊喜发现每亩烟叶产质至少比上年增加了400多元。
随后,在烟草部门推广平衡配方施肥、绿色防控、修复种烟土壤和上部烟叶一次性采烤等技术的时候,他都不折不扣把那些技术运用到生产中,落实在烟田里。
该县烟叶分公司坪坝营烟叶收购组杨洞磅组组长覃文华心里有本明白账:“在他的示范带动下,烟农们都能接受公司推广的新技术种烟,把一片片烟叶变成了‘黄金叶’”。
助人为乐热心人
伍勇军不仅把自己种烟面积保持在100亩左右,收入维持在40万元上下,还把为他人排忧解难当做份内事来办,尽情地释放出一名党员烟农热心助人的无私情怀。
去春,在烟叶“三先”生产的关键时刻,青岗坝村烟农郑春林、杨冬玉夫妇的女儿突发不治之症住院治疗。夫妇俩整日以泪洗面地守护在重症监护室门前,那有心思和精力料理近100亩烟田。
伍勇军得知消息后,立即将正在自己地里忙“三先”的10多名帮工送进了他家的烟田,足足花了3天多的时间,才把他家落下的“三先”农活“赶”了上去。
“要不是他的帮忙,我租的那些地那能种上烟,更不会有30多万块钱的收入!”郑春林、杨冬玉夫妇没齿不伍勇军的帮助。
“我是一名烟农,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帮助有困难的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伍勇军不仅常常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今年2月中旬,杨洞村1组精准脱贫户杨美香的孙子患上膝关节肿瘤,急需手术费用,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伍勇军心想,她家是精准扶贫脱贫户,家境并不宽裕,何况儿子、儿媳妇离婚后,儿子在外打工收入也不高,一时半会那能凑足几万元手术费?我伸出援手,献出一点爱,她家就能度过难关。伍勇军想到做到,立马加她的微信,向她转去了5000元现金。
“伍勇军是个热心人,去年,他将从厂家批发的100吨磷肥,以每吨低于市场30多元钱的价格垫付给了20多户资金流转困难的烟农,帮上了我站烟农配方施肥的大忙。”坪坝营烟叶收购站站长孙德顺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
产业发展有心人
伍勇军明白,他能过上称心如意的小康日子,是在政府和烟草部门的帮助下,依靠科学种烟辛勤劳动换来的,自己应该责无旁贷地为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尽点微薄之力。
前年冬天,该县为了打破制约烟叶产业发展瓶颈,立足村民不少适宜种烟土地抛荒的现状,鼓励烟农复耕种烟,走拓展优质烟区,提高烟叶质量,增加种烟增收,推进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道路。
深谙轮作、换茬种植出好烟道理的伍勇军听到这个消息后如获至宝,心想有的耕地抛荒十多年,复垦出来种烟真是一条烟叶提质,种烟增收的好路子。他在烟叶交售交售后,就请干部协调,技术员当“参谋”,投入5万多元,请来挖掘机师傅利用冬休季节,将从乡亲们手中租赁的100多亩杂草丛生的抛荒地翻了个“底朝天”。
“去春,栽在复耕地上的烟叶没有病虫害,长在地里绿油油的,烘烤过后金灿灿的,每亩烟叶产值超过了4500元。”伍勇军复耕种烟创下了种烟增收新记录。
去冬,伍勇军以干待助投入资金近6万元将3条近4公里的生产路修进了抛荒地,一心要在复耕地里刨“金蛋”。
当有人问他自掏腰包既是复耕、又是修路,究竟图个啥的时候,他却满怀深情地说:“我带头复耕种烟,图的就是给其他烟农做个榜样,让他来都照着办,反哺助我过上好日子的烟叶产业发展!”
据坪坝营镇烟办主任何云发介绍,在伍勇军的示范引领下,该镇今年又有20多户烟农铆足干劲复耕近1000亩抛荒地种烟。他为稳定烟叶种植规模,助力乡村振兴立下了汗马功劳。
文章来源:云上咸丰
责任编辑:邵一玲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