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机械化呈现出六大发展趋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为国家建设发展,保障粮食安全,解决温饱,脱贫攻坚,建成小康,提供了强有力的农机化物质技术支撑,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农机大国,中国的农耕文明,从2010年开始已发生了机械化生产方式超过传统生产方式而居于主导地位的历史性巨变,进入了由传统农业转变为发展现代农业文明的新时代。

如今,我们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正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努力实现民族复兴和现代化。按照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两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要求2035年基本实现包括农业现代化在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未来十年,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攻坚期。农业机械化将深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建设现代农业强国中发挥先进生产力作用。随着国家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不断增强和提高,对农业机械化的量和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加快,发展质量提高,发展格局优化,发展效益巨增,将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六大趋势。

一、全面化

指农业机械化在环节化、全程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全面化发展。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进军,由种植业向养殖业(畜牧、水产)进军,由平原地区向丘陵山区进军,向农业生产一切能够使用机器作业的部门和地方进军。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无限性。全面化就是要让从事农业生产的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共享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文明的先进成果,不断扩大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可能性边缘,不断增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整体性和可持续性,努力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城、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加公平、更为安全、更有效益、各具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

二、智能化

指农业机械化由代替人的体力向代替和增强人的体力、智力发展,形成新质智能农机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的农机智能化发展新格局,是先进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的方向。使农机化发展从量的增长转向更重质的提升,用高科技解决常规农机不能解决的发展难题。趋势是从目前开始引领潮流到逐渐成熟完善,形成主流,主导发展。

三、绿色化

指农业机械化要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应用绿色能源,减少废气排放,综合处理废弃物,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变废为宝,推进机器装备更新换代,以旧换新,绿色发展。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倡导和实施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是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由发展只强调利用和改造自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满足人不断增长的需要,以致发生了在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足够强大后,对自然的过度开发掠取,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出现了发展是否可持续的严峻问题,引起人们的警醒和反思,转变为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的发展活动既要利用和改造自然,满足发展需要,又要尊重、顺应和保护好自然,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这是人类在发展中的新觉醒,是发展智慧的新升华。因此,推进农业机械化绿色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和众望所归,是新时代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大趋势和重要特征,也是在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中更好地发挥农机化作用的重要举措。

四、增机减人,人强机精

目前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已超过11亿千瓦,各种农业机械装备2亿多台(套),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已降到1.7亿人,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已降至22%左右。预计在2035年前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将降到1亿以下,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将降到13%左右,占总人口的比重将由目前的12%左右降到7%左右。机增多了,性能更精了,人减少了,素质提高了,能力增强了,传统农民转变为现代新型农民的进程正在加速。新时代的中国农民,农机人的比重将明显上升,有理想、有文化、有技能、敢担当、有作为,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农机人将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农业强国的主力军和带头人。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都将明显提高。

五、农机化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完善,依法促进、政民合力将迎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二个黄金期

2004年出台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和农机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体观了党的主张与人民意愿相统一,使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走上了有法可依、依法行政、政策给力、政民合力的法治轨道,形成了农业机械化盛况空前、快速高效发展的黄金时期。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二三产业、城镇化、国民经济大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展望未来,农机化法治建设将进一步加强完善。《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施行20年后将在适当时机进行修订完善,以适应新时期新要求。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与农机作业补贴政策、农机更新政策等将相辅相成,健全完善,形成政策组合拳,更好发挥政策作用。农机化法律和政策将在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全面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建设农业强国,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大突破和进展,依法促进、政民合力,将迎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二个黄金期。

六、中国农机对世界的影响力和贡献呈增强趋势

中国已经是世界上农机使用大国和制造大国,对世界农机化发展的影响力和贡献正日益增强。尤其对非洲、南美洲等谋求发展振兴的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在进一步扩大开放,实施“一带一路”、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中大有可为。还值得关注的一点是,中国是第一个从月球背面采集月壤运回地球进行研究的国家。可以设想,如果人类登上月球并开始在月球进行农业生产,那么,中国农机将可能率先登月,在月球上生产使用。中国农机人要为此做好充分准备。事物发展是可以预测的。以上趋势分析与大家分享交流,是希望共同努力为农机化未来发展做一些有益的事,也是重温毛主席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的一段话受到了启示。毛主席说,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算命先生,未来的发展和变化,只应该也只能说出个大的方向。但这不是可望不可即的空谈,“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新时代中国农机人重任在肩,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在新征途上要以一往无前、无往不胜的革命精神奋勇前进。攻坚克难,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的奋斗目标一定要实现,一定能实现!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公众号)


来源 | 中国农机化

编辑 | 万禹龙

编审 | 何聆溪 焦子焰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