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洋:着力实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 助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沙洋县是畜禽养殖大县,全县现有规模养殖场568个,养殖专业户425个,其中万头以上规模猪场18个、千头以上规模牛场5个、万只以上规模鸡场124个。

近年来,沙洋县积极推进“无抗养殖”,着力实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促进了全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创建了部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3个、省级示范场21个;建成国家核心育种场2家、省级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示范场4家;连续16年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荣誉称号。同时有力提升了畜产品质量,全县畜禽产品例行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主要做法

01坚持高位推动,强责任明方向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分管常委领衔的县级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工作协调机构,并组建四个工作专班,分别明确组织协调、技术指导、督办检查、效果评价等工作责任,统筹推进各项措施落实落地。

明确工作路径

制定《沙洋县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工作方案》,提出了2025年50%以上规模化养殖场实施“减抗”的工作目标,并对各地各相关单位工作任务、实施步骤和考核办法进行细化,使“减抗”工作有章可循。

健全联动机制

领导小组定期调度“减抗”工作,听取汇报、研判问题、部署工作。目前,已组织召开专题会、现场会10多次,协调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解决了养殖户减抗意识不强、参与积极性不高以及兽药经营门店抗菌药品种不齐等问题,形成了多方联动的良好工作局面。

02坚持广泛动员,凝共识聚合力

全覆盖宣传政策

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网络宣传等多种形式,对全县养殖业主全覆盖宣传“减抗”行动的重要意义,提高了养殖业主参与“减抗”行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了减量化的良好氛围,目前全县近50%养殖场开展了减量化行动。

全方位开展培训

采取集中培训和分类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普及安全用药知识,提高养殖业主识别假劣兽药能力,做到科学合理用药,防止出现使用违禁药物、滥用药物、不按休药期停药的现象发生。近年来共组织开展相关培训7次,参训72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3500余份,印发合理用药明白纸700余份。

全链条压实责任

向养殖业主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签订养殖安全承诺书566份,明确了养殖场负责人畜禽产品安全主体责任,养殖业主减抗养殖的意识明显增强。

03坚持以点带面,建试点快推广

蛋鸡减抗树口碑

选取沙洋天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作为试点,采取2组各20万只蛋鸡对比实验方式检验“减抗”成效。从蛋鸡育成期上架到产蛋期结束淘汰,一组使用抗生素,另一组使用双黄连、甘草、白头翁、黄芪、连翘、益母草和当归等中草药替代抗生素。通过对比试验,使用中草药一组养殖效益明显提升,产蛋率由88.5%提升到90.8%,死淘率由7.1%下降至6%。目前,天佑公司生产的“绿无忧”鸡蛋多次检测均不含抗生素,产品远销广东、福建、港澳等地,深受经销商和广大消费者青睐。

生猪减抗提效益

选择沙洋县九龙山养殖有限公司作为试点,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发酵料,小猪腹泻发生率下降10%左右,母猪腹胀情况明显改善;提高免疫力方面,选用黄芪多糖、参芪粉、板青颗粒等中草药制剂;抗菌方面,母猪产后消炎选用鱼腥草,日常用柴胡注射液退烧等来减少抗生素使用。经测算,每头猪可降低防治费用13.91元,猪肉品质和生产效益明显提升。

全面推广扩规模

在总结天佑公司和九龙山公司利用中草药替代抗生素的经验基础上,组织规模养殖场负责人召开全县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示范场创建工作会,邀请上述两家公司负责人讲授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的经验和效果,包括使用成分、使用剂量、使用方法等,指导全县规模养殖场开展减量化示范场创建活动,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中草药替代抗生素宣传推广。目前全县已有80家规模养殖场使用中草药替代抗生素,均取得良好效果,已有5家成功创建省级兽用抗菌药减量化示范场。

04坚持监管发力,抓源头保安全

加强兽药监管

建立养殖主体名录和兽药经营门店监管名录,明确监管人员,严格检查兽药出入库、使用记录,督促兽药经营门店规范经营、养殖主体逐渐减少使用兽用抗菌药。今年以来,共检查兽药店27家次,规模养殖场320家次,未发现违规经营和使用兽药情况。

加强日常监管

县畜牧发展中心牵头,落实乡镇监管员25名,形成了县、镇两级监管网络。实行县抽查、镇巡查的工作机制,对全县568家规模养殖场兽药使用情况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并随机进行瘦肉精、氟苯尼考、喹诺酮等快速检测,未发现残留情况。

加强监测检查

建立畜禽投入品常态化监测制度,制定畜禽投入品年度监测计划,每年开展鸡蛋、牛肉、猪肉等快筛检测7000余份,2021年以来共开展检测2万余次。积极开展畜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抽检,2024年共抽检蛋品27批(份)、肉品46批(份)、尿样684批,检测结果均为合格。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公众号)


来源 |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

编辑 | 万禹龙

编审 | 何聆溪 焦子焰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